效率高低,不在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何为伪工作者?
简单来讲,做了没必要做的事情或不重要的事情,让自己变得很忙或感觉很忙,从而没有完成重要的或关键事项,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主动选择做了一些不重要的工作,而逃避关键的、重要的但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一类人,被称为伪工作者。
怎样防止员工成为伪工作者?
- 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
- 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己。
仔细思考自己的日常,我自己就是一个pseudo worker,每天最怕没有简单耗时的工作可做的时候领导突然的问话,因为我确实在无所事事。但是那些琐碎的、无意义的工作真的重要吗?我从来没有想过。即使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因为工作目标不够具体,反复做相同的工作,也没有任何结果,也是伪工作者的一大特征。
阶段性的输出自己的劳动,有愿景、有目标,更要有结果。不要拿一个问题过于抽象当借口,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也是一项必备技能。
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别人的逆耳之言。
10000小时定律的误区:
- 简单重复
- 习惯性失败
- 林黛玉式的困境
- 狗熊掰棒子
应对策略:
- 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 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合理之处
- 凡事做记录,避免狗熊掰棒子
10000小时定律,我没有去看这本书,但很多人都会凭感觉武断的认为就是付出10000个小时就能变成一个领域的高手。我一直没有去践行这件事,因为我一直陷入第1、2、4条误区。
一个人的成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10000小时只是一个必备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做好最后的1%
硅谷的房子不是给一般公司员工准备的,因为人多房少,只有那些比别人在各方面高出一筹的人才配享受在硅谷地区拥有房子的权利。今天的北京等城市也是如此,未来位置相对好的房子,可能也只是给那些在自己领域做得最好的5%的人准备的(而最好地段的房子可能是为1%的人准备的)。
世界上,做得还算过得去的人与前1%的人相比,可能就差最后几步路,但是最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差别却很大。
把事情做好,即使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多么优秀和崇高,至少也是为了有一套舒服方便的房子。谨记“瑞士制造”。
看完这一部分,读着吴军老师分享的他高中时一个同学的话“我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为什么不把最后一步走完呢?”,我想起了我高中时一个同学对我说的话。记得高中的时候,我们有早操,早操过后是早自习。有一回,我们俩稍微晚了点,没赶上早操开始,我们迟到了,所以我就想直接不去了,回教室,她说“迟到总比不到好”。
在看待迟到这件事情上,我们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我是直接放弃,消极应对,她在想着如何不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就是这一点态度上的差异,可能就造就了我俩完全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