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改自网络
“牛人”班班有,吾班特别多。客官若不信?来一瞧便是。
“学神”张铭博
他,身量清瘦,眼镜后一双含笑的细眼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班人才济济,但他始终居于班级前三名,是我们公认的“学神”。投入到学习中的他,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
课堂上,不论老师在与不在,他几乎从不开小差。不论教室内外有什么动静,都丝毫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他发言并不是很积极,也不急着做笔记,而是紧跟老师的思路,专注地盯着老师的板书,侧耳聆听老师的讲解。从他紧皱眉头、不时偏头的神情和动作中不难看出,他的大脑肯定正在飞速运转呢。每当老师点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能给出最简洁、标准的答案。如此“学神”,能不称他一声“牛人”?
“觉皇”——刘子赫
一提起我们的“觉皇”,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夏天一来,一到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都可以看到他虽身形笔直地坐着,但上下眼皮却不断打架的模样。
远看时,只见他背部直挺,下巴抵在前胸,两手叠放在桌上。近看时,只见他两眼紧闭,神色平静。靠近听时,还能听到他细微的呼吸声。
又逢早上第一节课,“觉皇”又开始打盹了。英语老师夏老师一脸无奈地摇摇头,点点下巴,他的同桌立刻会意:“子赫,快醒醒……”连叫几声,他才勉强睁开惺忪的睡眼。但奇怪的是,他每次被老师从睡梦中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竟都能在思考一番后说出正确答案。虽睡犹醒,不愧是“觉皇”!
“Maria”——韩昊然
先声明,他的“绰号”可不是我们随意杜撰的,这是源自七年级上册英语书上那个又黑又高的古巴女孩“Maria”。说到这儿,估计你就明白他的特点了-“黑”。
关于他的籍贯,大家多有讨论。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就算不发火,那也势必会冷了脸。可他不一样,每当大家讨论时,他都笑着自我调侃,“我去过山西大同挖煤,煤灰吸得太多了”“我去过遥远的非洲大陆,因为那里太热,晒黑了”“说不定我还有混血基因呢”,然后还夸张地模仿起外国人讲话:“oh,my newshoes!(哦,我的新鞋!)”反逗得大家咯咯直笑。其人心胸如此宽广,真“牛人”也!
我们班还有许多“牛人”,欲知更多详情,且听下回分说。
点评:
①小标题结构全篇,中心突出。文章主体部分的三段内容,分别由一个“人物外号+人物姓名”结构的小标题领起,集中概括出了牛人“牛”之所在,凸显了“我”班牛人之多,使得文章重点一目了然。
②描写传神,人物特点鲜明。“专注地盯着……不时偏头”等神态、动作,生动地写出了“学神”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的特点;“背部直挺……细微的呼吸声”等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了“觉皇”独特的打盹姿势,充满画面感和趣味性;“这要是放在……反逗得大家咯咯直笑”则在对比和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中凸显了“Maria”幽默大气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