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握笔问题,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跟家长的沟通。
这家长报了几期课程了,是老学员。孩子每周来上一次写字课。
放学家长拉着孩子来到我的面前,拿孩子的手给我看,中指关节突出来一个包,我就知道孩子笔杆放的位置不对,是要放在关节和指甲根有点下凹的位置才对。
家长有点激动,说是昨天才刚发现的,说是班里孩子多顾及不到他孩子了。
他这样子的表达,我心理会有点小情绪的,我承认有疏忽的地方,但也有尽力顾及到每个孩子,没有说不管孩子,主要是重点关注到孩子的字上了。
所以当时我的处理是告诉家长,每节课都有强调坐姿握笔问题,孩子的手为什么会这样,要如何去调整。也表达了孩子一周来上一次,老师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孩子在家在学校的时间多,关于握笔问题不单单是课堂的事。也说到今后孩子上课会多关注他的握笔问题。
过后想想当时对自己这样的沟通不是很满意。自己首先是应该感谢家长的反馈,从感谢赞美切入,而不是更顾及自己的感受。
这个事情的发生,也让我在教学上有所调整,课上会更细心关注孩子手型,身形的变化,同时也教会孩子自己去做这方面的检查。
有一次上课18个孩子,一个个检查后发现,有2孩子中指关节有类似的包。说明平时上课的强调的坐姿,握笔大多听得进,只是工作可以更细心些。
过后也能理解家长的反应,很感恩家长送哥哥,妹妹来学习,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凡事发生背后必有其美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