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稚着我的幼稚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又是一年元宵节,大街小巷里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灯笼。穿行在灯市上,琳琅满目的元宵花灯更让人眼花缭乱。
今年是生肖狗年,以狗的卡通形象为主的元宵灯数不胜数。有小狗开火车、打鼓的小狗,还有抱着球的小狗。形态各异, 憨态可掬的生肖狗元宵灯备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狗年的元宵灯,各种卡通形象的花灯,七彩投影功能的小猪佩奇,会唱歌转圈的汪汪队,以及会讲故事和儿歌的机器人等也都很热销。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拐角处,看到了最原始的纸作的莲花灯。那粉粉嫩嫩的颜色,那绽放欲滴的花瓣以及毛茸茸的灯絮,一下子击打着我的心房,牵动着我的思绪,把我带回了曾经的过去。
除夕的夜,十五的灯。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挂花灯,打我记事起,一过正月初十,父亲就忙碌着准备做花灯的材料。
一把光光滑滑的高粱秸秆,一张别人扔掉的破烂竹门帘,一卷细铁丝,几张五颜六色的纸,两个大白萝卜,一团线绳,一个酒瓶,都成了父亲做花灯的必备物品。
父亲做的花灯种类可多了:八角楼花灯,飞机灯,兔子灯,火龙罐灯,莲花灯……
八角楼花灯,做起来最费事,不过在父亲的手下那都不是事儿。
父亲先把高粱秸秆摊开,挑选粗细均匀的放在一起,然后截上长度相同的长节12段,再截稍短点儿的短节20多段,接着用削尖了的竹签把八角灯的主体连接起来。这样,一个八角楼花灯的雏形就做好了。
接下来,父亲先把浆糊涂在竖着的主体秸秆上,拿白纸在第二层的八根柱子上糊上白纸。再用五彩纸剪成花絮,一圈一圈地绕在外面的八根柱子上。
上面和下面如法炮制,只是留下两个四方形的孔,待后来做灯底和提手用。
最后就剩装饰了。这也是父亲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会拿出不常用的颜料,在每个灯面上画上动物,花卉,抑或人物,栩栩如生。
诸如老鼠娶媳妇,父亲会画上一群老鼠,抬着花轿,还有老鼠新娘,老鼠新郎,老鼠新郎新娘拜天地等。一盏花灯,一个故事,新颖别致。
花灯做好了,父亲会拿大白萝卜在中间切开,切上几片薄厚相当的,在中间挖上一个小坑,粘上小红蜡烛。再用细铁丝弯上一个手提的弧形,系上线绳,从做好的灯孔里穿过去,点燃蜡烛,一盏八角楼花灯就算大功告成了。
当我们姐妹几个小心翼翼地提着花灯,在村子里走家串户游灯时,总能招来羡慕的眼神和赞美的话语。每当此时,心里的甜蜜不言而喻,很为自己能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和自豪。
其实父亲最拿手的,要数做莲花灯了。那时候的我,都不明白他是自己琢磨的还是跟人家学的。反正当他拿着酒瓶和涂染好的彩纸说要做花灯时,我都有些不相信。
父亲把裁剪好的纸,三五张叠在一起,绕酒瓶一周裹好,接着就拿线绳在上面一匝挨着一匝地绕紧。当把纸面全部缠完,系好绳头,就开始最关键的技术活——打褶皱。
要用指甲扣紧纸的边缘,使劲儿往中间挤压,这时候千万不能大意,否则,纸就全烂了,即使有一个小破洞,这些纸也得全部报废。毕竟灯笼如若有了破洞,不仅不雅观,而且,容易钻风引起烘灯(也就是花灯被烧)。
等到所有的纸都聚到一起,停留片刻,再把之前绕上去的线绳小心翼翼地去掉,这时候出来的纸就成了有均匀褶皱的花灯纸了。
然后开始用从竹门帘上拆下来的竹篾,绑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圆圈,再用两根竹篾把这两个圆圈连起来,莲花灯的框架就成型了。
接下来就是糊灯纸了,要把刚才制作好的灯纸绕柱子均匀粘好。最后才是精心打扮,把剩下的边角料纸,在一端稍微沾点浆糊,食指和拇指轻轻一捻,呵呵,一个莲花瓣就成了。
把这些花瓣,根据需要,粘在花灯的适当位置,上下错开,以美观为标准。
就这样,一盏莲花灯的做好了。
那时候,做那么多的灯都不卖的,全部送人,村里的大人都领着孩子来我家讨花灯。看着孩子们提着自己心仪的花灯,乐颠颠走远了,父亲的脸上会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从正月十三就开始亮灯了,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提着我父亲做的花灯,在一起比美,不过心灵手巧的父亲给我们做的花灯,虽然大同小异,但真的各不相同。
于是乎,我就有理由提着全村最好的花灯,招摇过市了。
再后来,村里耍花灯,父亲要给大家做大灯笼了,比如船灯,水果灯,还有大玉米灯……那都是要到镇上去展览的大花灯。
但是父亲忙里偷闲,还是没有忘记给我们做花灯。提着父亲做的花灯,心里亮堂,滋润,高兴。
“你到底要不要,一直愣着,纯手工花灯,十元一个!”卖花灯的女人大声喊着。我看了又看,虽然没有父亲当年做的花灯细致,但也有几分相似。
“要两个!”付完钱,我提着两个纸糊的莲花灯,乐滋滋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又是一年元宵节,我又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做的花灯。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更文第1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