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经被一条鱼所打动,那就是大马哈鱼。
这种鱼出生在江河,成长在海洋,待到繁殖季节,结队返回故乡,日夜兼程,不辞辛苦,不管前面是浅滩峡谷还是急流瀑布,一样奋勇前行,直到回到故乡。由于进入淡水区就不在进食,大马哈鱼只能消耗自身的能量维持生命,待产下卵后,大马哈鱼精力耗尽,相继死去。
这就是大马哈鱼的一生。每次生产,就要从遥远的海洋返回河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下一代的出生,一批新生命的诞生,旁边是血肉模糊的双亲,生命的意义何其重!
最近听说上海也有一种同样悲壮的鱼,那就是中华鲟。
这种我国特有的鲟鱼,是白垩纪残留至今的最为古老的鱼类之一,恐龙灭绝了,它还存活至今,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活化石,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出生在湖北葛洲坝的长江里,成长后顺江而下,在海洋中寻觅广阔空间。待到生儿育女,不论千里之外,又要洄游到葛洲坝的江水里,三千里溯流搏击,显示出惊人的耐饥耐劳、执着寻根精神!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长江截流后,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影响,繁殖率低,成熟期约10年,时间较长,中华鲟已面临灭绝。目前,已经成立宜昌、江苏东阳和崇明三个自然保护区,但单纯保护也是不够的,还必须促进人工繁殖、增加数量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