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成为高手,像训练特工一样训练自己
忙碌一天,回家,感觉好累啊! 去健身房,跑步机上跑两公里,再上私教课,之后有氧运动半小时,感觉是:身体运动之后的舒服。想到了那句话: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简单的努力,低效的勤奋,掩盖了漫无目的和缺乏效率。
早起打卡,就是为了打卡,打卡之后无所事事。“每天三件事”,只是写“三件事”,不去管是不是要做的。运动只是停留在“微信运动”里,为运动排名靠前一些。汇报工作,把十分钟微信沟通也算进去,看上去很勤奋的样子。“低效的勤奋”只是为了欺骗别人,欺骗自己,我们并非不知道该如何做。
1990年,三名心理学家在柏林艺术大学做了一项研究,根据演奏水平和潜质把研究对象分为优秀演奏者组和普通演奏者组。发现:两组花在音乐上的时间一样,差异在于优秀演奏者花在刻意练习上的时间是普通演奏者的三倍。优秀演奏者每天有两个预先精心规划好的时段,而普通演奏者则把时间均匀分配在了一个全天的范围。这一现象名为“轻松的罗德奖学金悖论”。
提升技能是有方法的,只有努力不行。 首先要有这样的信念: 1.凡是毫不费力得到的技能都缺乏价值。 2.技能专业训练的区别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看似相仿的投入,有可能会带来非生即死的区别。如果这个时候,你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接受专业的训练呢?那就是一个被动的人。如果这个时候,你的问题是:专业训练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一个主动的人。这个世界不缺资源,缺的是主动的意识。
专业训练的核心:1,从设定目标开始。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个目标足够明确吗?目标对我来说有没有挑战性?挑战在哪里? 2.达成结果。在不着急的持续高标准要求中,达成结果,提升自己。3.有效总结。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 可以提升的地方是什么? 这个阶段对我的价值是什么?这样的价值对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突破视野的限制,通过挑战实现突破。结果实现的下一步,本该建立下一阶段的目标了。但如果没有视野的扩展和突破,新的目标不可能有更大的挑战,甚至会因为目标的持续“低调”,让人产生倦怠感。优秀的人,是需要有挑战的目标持续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