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方形的院中几间破旧的瓦房靠着大门直对的墙呆呆的站立着,院中的秃树上几片残存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着,两边墙角随意滋生的杂草早已干枯,土地上散落着几许枯枝残叶,阴郁的天空洒落零零散散的雪花,简陋的瓦房内坐着金老太太和邻居两位孤寂年迈的老人,四只眼睛怔怔的望着窗外。
突然院子的大门像被风吹开似得开,闯进一个剪着短发的女孩……,这就是电影《我们俩》的开幕。
女孩小马在这个院子里租下房后,这个荒凉的院子就像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头,水面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和涟漪。
小马平时行动利落干脆,就像一阵热热的风刮来刮去,很快让院中那个破旧不堪小屋子变得有了生机。
天下雪了,小马开始打扫院子,那个冷漠的房东金老太太板着一个雕塑似的脸,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么多年了,这个院子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随着影片的推进,这个热情充满活力,遇事极力力争的女孩多次与古板,刻薄,精明会算计房东金老太太发生了摩擦。
最初是因为电话费,房东太太要求按事场价收取。小马觉得不公平,最终小马经过多次与老太太协商,房东老太太同意自己出完以往每月的电话费后,剩余部分由小马岀。可是没几天老太太又让人掐断了电话线,原因是小马电话太多打扰她睡觉。
就因为电话这件事,他俩大吵了一场,互不相让。最终气得两人同时吃了保护心脏的药。电话线事件尚未结束,老太太又发现电表飞速旋转,结果发现女孩用电暖器取暖导致整个胡同断电,电暖气被派出所没收并罚款,老太太交完罚款后限小马一周内找到房子搬出她家,并且罚款她会从小马的房费里扣,故事发展到这里进入高潮。
后来因为房东老太太孙子的来过后,又临近过年,女孩就暂时又住了下来。老太太和小女孩关系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在春节临近之时,小马突然发现话费高达300多元,责问房东太太是不是因为自己出电话费而故意多打话,为此两人又再一次发生争执,老太太为此用拐棍儿打落了女孩因为快过年挂在院子里的特别喜庆的各种红灯笼,同时还抠掉了贴在窗子上的窗花。
后来发现电话费的暴涨是因为孙子打长途导致的,对女孩小马产生了愧疚。
80多岁的老太太就亲自将打落一地的红灯笼,一个一个挂了上去。然后眼巴巴的坐在自家门前等待女孩小马的归来。
除夕之夜院子里盏盏红灯笼透着暖暖的光,屋内房东金老太太同小马坐在四角桌前吃夜年饭,两人形如祖孙,昏暗的灯光下多了几丝温情。
在日复一日的交替中,小马与房东老太太关系慢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小马依然风风火火,热情、执着、泼辣。老太太虽然依旧蛮横、精明、刁钻。但在日常生活中相处的模式却渐渐改变了。
当小女孩要完成作业,拍摄《一个老人的一天》时,房东老太太虽然表面上极不情愿,但实际却极力配合,在互动中找到了天伦之乐。
女孩小马有时做错事后不在与老太太争执,而开始在房东老人面前撒娇、耍赖、做鬼脸、讨好,取得老人的谅解。
夏季来了,院子的两边的墙上开起了一朵朵美丽娇艳的鲜花。艳阳高照的午后,小女孩一边为老人洗头发、按摩,捶背,一边还和老太太说笑着,整个过程其乐融融。
午休时,小马还会恣意的睡在老人的房间另一张床上。
小马心血来潮了,还帮老太太“大动干戈”的收拾房间,为此还弄丢了电话号。老太太不再生气,只在无意中享受着这种祖孙之乐,小马甚至成为老人的牵挂,老人不舍着她的离去,盼望着她的回归。
影片到这里时,他们俩已经冰释了前嫌,相互都以成为对方的亲人,没有了埋怨,没有了愤怒。所拥有的只是那一份埋在心底里或许还没有觉察到彼此的珍贵。
女孩因为租到了单元楼而离开了那间小屋,走时两人依依不舍,女孩走后老人病了。当女孩知道这个消息后,飞一样跑回去的看望老人。老人眼巴巴的望着女孩,眼窝里亮晶晶的,眼神就像久久盼母亲归来的小雏燕,执着而深情。
因为孙子结婚,老太太离开那个小院。老太太病了,小女孩带着大包的药,不怕颠簸劳累乘这班车赶到郊区去看老人。
这个孤独的老人,一见面就抓住了小马的双手紧紧的握着,不肯松开。双眼充满了温情,嘴角和脸颊的肌肉抽动着。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老人走了。小女孩再一次来到曾经租住的小院,茫然而又悲伤。
影片再次向我们禅示了: 爱,可以化解一切矛盾。
蓝蓝天青青茶:喜欢饮一杯淡淡的清茶,读几本无用的书。闲时蘸一点点墨汁,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温暖身边的人,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