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习作:
1. 写下你是次峰会的感受?
2. 赞扬自己做得好的3件事?
3. 你会如何奖励自己?
4. 如果要重来,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
5. 你会如何将你的得着延续下去?服务/工作/领袖力/传承?
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当我们卸下这份担子,陷入一片安逸或回忆的时候,我们峰会团队的导师Steve给我们发了以上问题,然后让我们周三前交,说实话,我很喜欢Steve,我也想好了要给峰会的老师们写一个导师篇,导师就是导师,他无时不刻不在他的角度,想给我们更多的成长和进步。因为,我们虽然会复盘,但不一定会问自己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我已经在周三前提交过一次了,但是没有保存,我自己暂时是看不到了,现在我又想记下来,于是我要重新答一次。
1、这次峰会的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累,其实不管是参加峰会还是会议组织者,三天的进程都热情积极参与的话,应该都是很累的。当然这次因为需要承担责任,需要去提前想问题,需要去把控提醒之类,生怕因为自己的环节出了漏子,整个神经都是绷着的。同时还想着不要错过比赛、工作坊等,所以,很累啊。第二个感受就是组织峰会可以更深入了解峰会。我在多年前参加过一次香港峰会,虽然感觉峰会的议程多年大致相同,但是做一次峰会会更加清晰每一环节,也能体会每一个环节的意义,没参加过峰会的不是真正的头马,有机会参与峰会组织的话那就更好。第三个感受是峰会的组织越来越成熟了,虽然我没有逐个的对比,但我觉得从会务组织上,惠州峰会能以这么少人的力量成功举办了一个七百多人的峰会,我想有我们团队团结一致的原因,我想应该还有峰会组织应该也在不断的成熟发展中,这是89大区的第十三次峰会,也是最后一次,惠州峰会是站在了前面的基础上造就的。第四个感受就是头马人的热情和投入,所以说为什么会员一定要参加峰会,参加了就会发现里面优秀的厉害的人太多,关键是他们还这么没架子,关键是他们一直在学习他们一直在付出。
2、赞扬自己做得好的三件事。
如果导师不问,我可能只是在脑海里过一下,导师问了,我确确实实发现自己有做得比以往好的地方。1、我在平衡家庭和工作中尽自己全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为峰会贡献力量。大家也许觉得这就像一句废话一样,谁不是从家庭和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做头马的事情,我看了一下我们组委会,有家有娃不只我一个,但是仅仅我一人是独自带娃的,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还是周末都要独自带娃的就我一个,有些小伙伴是还单身,有些小伙伴是头马CP,我的娃从峰会团建时才一岁多点到现在两岁多点。我想表达的是我比以前少了很多愧疚感和逞强心,我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我能做的。2、我没有去干扰过多,少了很多摩擦。这应该是比以前改得比较明显的地方,我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太多组别,干预太多,虽然本来我对设计,对流程对宣传对会务都有很多自身的经验,我保留了自己只做PR,虽然后来因为主持人组的倾斜对宣传工作就缺位了,但总体而言,我当初是因为看到流程组长怀孕了觉得那里更需要分担而举手承担了,最后虽然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坚持了下来,这是好的一点。3、我负责的部分总体而言自己把该想的都想在前面了,也能及时沟通及时推进,效果总体满意。
3、你会如何奖励自己?
这个问题我上一次回答,从来没想过这个奖励的问题,我本来想好好休息,但是要上班和带娃的人,任性不了,时至今天,过了一周多了,我还是一关灯就睡得天昏地暗,完全不知道旁边的娃睡得怎样?在gala上我抽到了奖,这在我以往几十个人都抽不中的情况下,七百多号人中奖,已经是一个极大的奖励。当然,我也要不奖励明年去茂名享受一下吃喝玩乐的峰会。(因为我还没有去过茂名,与经常去的深圳相比,去一个没去过的城市会更像是一种奖励。)
4、如果要重来,有什么会做得更好?
虽然没有重来的机会,但我确实想了一下可以改进的部分,比如在申请做主持人组负责人的时候,应该及时明确职责和权限,会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主持人团队建设中,对gala苛刻了点,而且也是一开始自己对角色投入不够的。还有就是公关宣传出力上也不够,在前期没有做好更多的准备,导致后面输出太少。还有就是每次工作人员合影的时候我都走了,感觉自己从来没出现过啊。
5、你将如何把你的得着传承下去?服务/工作/领导力/传承?
这是一句港式表达。在服务上,我觉得我比较擅长,还是会一如既往尽我所能去一些我能做的,为头马会员为俱乐部,比如分享比如推广比如指导。主持人团队建设和带领的工作,让我觉得在带好团队上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希望在工作和头马中以后都能多实践一下。在工作中也希望能把头马人好的东西运用进去,比如沟通力,比如热情投入。Leaders do something even no one is watching,学习做一个Leader的胸怀和格局。传承的话谈不上,如果有别的城市组织峰会问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我会把一些自己想到的做过的做得好的没做好的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