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喜欢小孩子。简单,纯粹,干净。我也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永远的孩子,不仅是父母的,亦是社会的。因为我希望,社会能像父母一样教会自己很多美妙的东西。
作为一名实习的校园历史文化讲解员,我时常会在会泽院后面的石桌石凳上背稿子。柏树参天,枝繁盖地。身旁绿茵茵的草坪吸引着校内外的人前来休憩。即将结婚的情侣来这里拍婚纱,玩儿累了的游客躺在上面休息,但更多的是小孩子们了。孩子在草地上打滚,这喜感的景象自我来到云大以来就从未间断过。
爸爸妈妈在一旁看着,穿着企鹅装的男孩在无目的的奔跑,两只胳膊像像是船上的两只划桨,或者说两个小马达。小脸上的肉,嘟嘟地颤着咧开嘴露出没长全的小奶牙。突然停了下来,蹲下去捡什么,哦,原来是一棵松子。咿呀地向旁边的爸妈挥挥。随后,二话不说,将松子放进嘴里。妈妈急忙从嘴里抠出来,拿纸巾擦去嘴角的口水,孩子咯咯一笑,又向草地奔去了孩子小时更多的是用味觉和视觉来分辨事物,这和小动物是无异的。怪不得英语中用“it”——它,来代替“baby”一词,想来是有原因的。
就像我头上的小松鼠,云大的小松鼠远没有在网络上描述的那么漂亮,灰白灰白的毛活跟老鼠有几分相像,唯有它那双精怪精怪的眼睛,一条大大长长的尾巴,才给予了它几分可爱。它正在树干上卖力地爬,我想应该是要进树洞里。爬着爬着突然后脚一滑,出溜出溜地往下滑了不少。小松鼠惊恐的眼睛往下瞅着,越是害怕就越往下滑,只有两只后脚胡乱的蹬着,兼上两只前脚使劲儿往上够,这才不至于滑到树干底部。随后一鼓作气,急匆匆地朝树顶“飞”去,不见了踪影。
正向我在树下疼惜这个滑稽、可喜的小松鼠一样,世界也应该爱护每一个小孩子,孩子新奇地探索着整个世界,世界亦应该展现给他好的一面,或者说尽力地展现最好的一面。
一位父亲背着孩子从我身后走来,云南人都喜欢把孩子绑在后背上,据说,是为了好干活。黝黑的皮肤,凸出的颧骨,这个父亲有很强的云南特色。给背上的孩子指着那儿的花,说着那儿的树,见我拿着书在背诵,便对身上的孩子说:“娃儿,要好好读书,以后也来这儿上大学。”说着,露出了洁白的牙,从中间一直亮到嘴角。孩子并未说什么话,或许因为还小,或许因为太陌生。
父亲带着孩子脚步轻快的离去,我端起桌上的茶杯,已经半凉了,于是又轻轻的放下。望着被宠爱的孩子,还有宠爱孩子的父亲,希望所有孩子能被世界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