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以定居为主的农耕簇群,讲究卫生,勤劳善良,生活质朴。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过后,一直到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说起扫尘,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是深刻的。
小的时候,我们这儿的农村,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开始,找一个晴朗的天气,进行房间大扫除。要把一年里所有的灰尘都清扫干净,迎接新年。扫尘是备年的开始,扫尘完毕,一切置办的年货便可以放在干净的屋里。
正房扫尘比较麻烦,需要把房间里所有的家具都抬到院子里,挨个擦拭一遍。这一天,父母总是一大早起床,先把院子清扫一遍,然后就喊我们起床。吃过早饭 一家人就开始搬运房间里的东西。先把大件的桌椅抬到院子里。然后再把衣服被褥搬到桌椅上。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满了。床虽然不搬,但床上的物品也都要搬到院子里。以前的床和现在的不一样,床体是一些粗壮的木头插起来的,中间的木棍之间有半米的距离,要在上面铺一层玉米秸或高粱秸做成的毡子垫底,上面再铺一层用小麦桔做成的藁簡,再铺上一张用竹篾编成的硬席,然后上面才铺褥子床单。所以光床上物品的搬运就大半个小时。加上其他,屋里的东西搬到屋外光搬就需要一中午的时间。
中午我们坐在院子里吃午饭,父亲便趁此空,头上包了毛巾,用一根长竹竿绑上一把笤帚,把屋里角角落落的地方都清扫一遍。再把门和窗户用抹布擦一遍。最后我们一家人把放在院子里的家具也都擦拭干净 ,一件件抬进屋里。这时屋里焕然一新。有时正房的清扫会有一些小小的惊喜,一些藏在旮旯里的小玩具很长时间找不到,这时可以找到了。我们会在院子里玩一玩, 真的开心极了。父母这时也并不管我们,任我们玩耍,干活多少并不是重要的。
再一个难清理的就是厨房了。我们整理房间物品的时候,父亲又去扫厨房。因为一年四季都在厨房做饭,那时全是烧柴草 ,所以厨房里挂满了灰,要是不扫干净,过几天做豆腐蒸馒头要是落下灰来,掉在馒头或豆腐上,那可就不吉利了。所以厨房的扫尘很重要。扫完以后,还要拿几个爆竹放在厨房中央点燃,我们也都捂起耳朵等待爆竹响起。随着一声巨响 ,那些藏在角落里的灰尘便被震了下来,然后母亲再把地面扫得干干净。接下来的任务是把所有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全部冲洗一遍备用,厨房的扫尘任务结束,一天的扫尘才宣告正式结束。
扫尘需要一天的时间,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忙活,到下午太阳偏西完成任务。晚上躺在清理过的床铺上 ,闻着淡淡的阳光的味道,思虑着新年的临近,想着那放在柜子里的新棉裤新棉袄,那藏在瓮中的新爆的玉米花,还有即将到来的豆腐和肉的香味,大脑便在美好的遐想中模糊,然后渐渐入梦。梦中全是新年的快乐。
现在不一样了,扫尘比以前省事多了,家具都很好清理。房间都比较整齐,也没有了那么多的灰尘。东西也不用往外搬,略微整理一下,擦拭一遍就行了。现在农村最重的任务就是擦玻璃。厦子的玻璃都很大,很难擦。可人类的智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各种卫生工具应运而生。各种各的拖把、挤水器、清洗桶,便携式玻璃清洁器,吸尘器(电动真空吸尘器)……方便快捷。扫尘工具的改进也预示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