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浸淫韩国犯罪电影中诸多暴力场面已久,《复仇在我》仍然给我带来了许多震撼。开篇不多时的漫长的杀人过程的展现,以及洗去手上血迹的方式营造出一种真实感,新闻纪实性的事件与事件报道也增强了真实感的营造。导演显然是当做真实事件去拍摄,而观众直面过于写实的暴力细节时,其不安感油然而生。
电影并未止步于此,公媳乱伦、杀死孕妇等等挑战道德底线的行为也是对观众的挑战。而且这样的行为是出自一个天主教家庭成员之手。不禁令人深思上帝是否存在,如此大胆的对宗教的问询即使是李沧东也不及。导演显然对人间事事批判的,其对人世间的真相在槚津严走进鳗鱼厂那一幕十分鲜明。一条条鳗鱼你我纠缠困在池塘,虽然活着但仿佛置身油锅般,彰显了地狱感。而槚津严就像是那一条脱离群体的鳗鱼,独自死在阴沟之中。
而这样道德沦丧的原因,电影中是通过二战时日军征集天主教徒渔船这场给出。在时间线上这场戏是最早的,因而也可看做是事情的起源,在这次时间中,槚津严的父亲放弃的选择也使槚津严放弃了对父亲的尊敬。而父亲岁所代表的上帝的形象也连带着被槚津严所丢弃,教义变为可有可无的嘴上戏词。这一场代表了理性时代中宗教信仰的崩毁,也即上帝已死。而全片也即是信仰缺失后人在自由中的可能性,槚津严自己也说为何杀人后不立即投案自首,是为了自由。从这一角度来看,本片讨论的还是《罪与罚》中的尼采式的主题,超越道德束缚的超人理论。槚津严显然没有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纠结,却也仍未完全超越道德的捆缚,表现在他无法杀死父亲这一点上。也在他杀死了怀孕的情妇这件事上,为何要杀,实则其深深的负罪感的外化,他认为自己是罪恶的,自己的孩子也将会有着相同的罪恶的血脉,就像自己同罪恶的父亲身上遗传的一样。他看透了父亲的道貌岸然,为其定罪,也因而为自己定了罪。所以他并不真正的自由。
电影中的三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一是鳗鱼场中吊挂的皮靴,预示了槚津严的结局。另一场则是通过同一个画面的转场,妙笔。以及电影最后挥洒骨灰时的定格。既可以解读为上帝对槚的惩罚而拒其于天国之外,也可看做槚自己对天国之门的抗拒。后者是人的话语权的重拾,是人对上帝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