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篇
颈椎病在中医里的称呼是,项强。
项强,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僵硬。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亦称颈项强急。在中医里项强属于一个症状,不能作为单独的一个病症。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中医认为,项强是因为某些其他疾病所导致的,所以治疗项强需要先治疗原发疾病。通常导致项强的有这些疾病:感冒、伤寒、暑温、中风、痉病、痹症等。
项强的病因,为风寒湿邪侵袭太阳、少阳经脉,或感受暑温,或津血耗损、筋脉失养所致。也有由于湿邪阻滞肌肉;或因挫闪、久坐、失枕而致项强不可转移者。
项强的发病机制是,日常操劳,导致素体虚衰,筋脉失去濡养,感受风寒而发。风为阳邪,善袭阳位,故而,每次颈椎病发病必有感受风邪病史,又寒主收引,寒气入经则脉急,脉急即收引、痉挛,故发相互牵拉疼痛;寒性凝滞,寒气入血则血泣,血泣则血淤不通,不通则痛,故项强常伴疼痛。
下面我们看下和项强有关的几条经脉:
由图上大家也可以看出来,相对于复杂的西医解剖学,
中医相关概念还是比较简单的。
咱先从督脉说起,督脉是人体背部的中轴线,也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于背部,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于体侧。这两条经脉如果说的太细致,对于咱们现在讨论的项强帮助不大,所以咱们只需要它两个大致分布情况就足够了。
这三条经脉都是阳经,而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因风善动而不居,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性,故为阳邪。人体的头面及肌表部位为阳位,也是风邪易侵之处,即易袭阳位。其性开泄是指风邪侵袭人体,易使腠理疏松、开泄,可见汗出、恶风等症状。所以这三条经脉是风邪最容易伤到的地方。
然后呢,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故风邪致病往往发病急骤变幻无常,所以项强的发病也是起病急,疼痛难忍。
对于这个项强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呢?
《伤寒括要·项强》:“太阳项强,无汗,脉浮紧,麻黄汤;有汗,脉浮缓,桂枝汤;痉症独摇头,卒口噤,项强,小续命汤;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大陷胸丸。”
咱再看看医圣张仲景是怎么说的: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这个“项背强几几”,指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由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简单的说就是颈椎病,即项强。)
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第一方,主要治疗风寒感冒,不必赘言。葛根的功效: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那么太阳经病出现以项强为主的症状之后,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加葛根,可谓恰到好处。
通常情况下,因为项强(颈椎病)而喝中药的还是少数,多数人会选择立竿见影的推拿按摩来治疗。
谈到推拿按摩,一定会涉及经络穴位,我们先来讲述一下所用到的穴位: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其穴义是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气闭,中风,落枕等和风相关的一些疾病。
风府穴,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也就是头发的边缘,用大拇指中间的关节在这个边缘向上比划一横指就是1寸(大拇指中间关节就是1寸)。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安眠穴,经外穴名。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翳风穴在风池之前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在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主治: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等。
以上几个穴位的推拿手法主要有:点按、轻揉、平推、拔伸法等。
治疗所涉及的经脉主要在于足太阳膀胱经:
图中三条线,正中线为督脉,因为位置特殊,椎孔内含脊髓,有一定的危险性,推拿及针灸通常不会涉及。其他两条线都是膀胱经经脉,靠近督脉的一条为主干经脉,沿肩胛骨的一条为旁支。
以肩胛骨上下角为上下界限,膀胱经这两条经脉所过的地方往往会出现各种结节及条索状物。(绿线范围)
对于这两条经脉的推拿手法,先以掌根揉法放松,然后以推法从上到下反复推按。
最后的最后,
项强(颈椎病)只是风寒伤人的首要症状,再往前发展会沿足太阳膀胱经逆而向下,到腰部,腰部冰凉疼痛如坐水中,这时就出现了另一个疾病: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包含在中医腰疼的范畴内,却不代表腰疼,毕竟不是只有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腰疼。
与颈椎病有些相似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样涉及膀胱经和胆经。故在中医里可以分为足太阳膀胱经拘急和足少阳胆经上逆。
至于治疗方法,基本与项强(颈椎病)相似,关于这个病很可能也不再开篇单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