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生命应该同样被我们所重视,因为死亡如同另一扇门,通向你隐藏的部分自我,死亡与疾病阴暗晦涩,却无处不在,它如恐惧的黑影不被年轻人的意识捕捉,却长存于垂垂老迈者眼前,但死神的脾气古怪,它收罗走生命最后的老人们,也同样没有缘由地关闭某些年轻人的生命之窗,窗户戛然而止,夏雨倾盆,窗外的嬉笑声便刺耳而又让人感伤。
对于死亡的问题,如果我们早点打算,就不会有切实的遗憾,因为重病与死亡的遗憾是真正的遗憾,它逼迫着你回顾你走过的道路,逼迫你去接受你即将逝去生命的事实,这是残酷的,却是现实的。当你切身贴近重病之人的面前,你能发觉他需要很多放下,需要很多妥协,也有很多话语要倾述。在重病和死亡面前,健康是最宝贵的,能够好好呼吸,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成为了最平凡也是最大的希冀和愿望。
我们感官和思维的惰性让我们麻木地生活,忘了生命最真实的目的与最初的模样会是怎样,欲望和恐惧让我们模糊了视线,忙碌地追求着事业,无知地挥霍着身体,轻易地荒废着光阴。
当看到医院里重病的人儿,最让我触动的不是医生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及持续有心的沟通,让我触动的是疾病完完全全改变着一个人,它让你脱开了凡尘洒在你身上的外物与心间的尘埃,你别无选择,你回归到了生命最本初的状态,它强行让你集中精神于当下,你发觉到,能够深呼吸,静静吃一顿饭,和家人真切地聊天,能够不体会身上的疼痛,便觉得是幸福。
当尘埃落定,我们也只能学着接受现实。痛苦与自我觉醒存在着联系,死亡与迎接痛苦的过程也可以成为修行的一部分,一个安详的死亡是不容易的、需要修行的。当一个人回顾完一生,觉得做过了自己热爱的事情,觉得宽恕了自身纠结的事情,能真正活在当下,真正品味生命的实然,接受痛苦并与痛苦相处,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便是做好了通向死亡最好的准备。
世界美如斯,别等到死亡的遗憾来袭时,才痛悔挥霍光阴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