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在计划里还没做的。想着记下来,却常常懒得开电脑而搁置~~~
原本是计划每天晚上写点东西。为此我白天的时候都会可以留意一些特殊事情,还会刻意引申,想显得高大上,或者显得“有在思考”。
比如昨天和我妈逛山塘街,我妈看着现代化的商业街、包装好的传统文化区,嘴上说的却是三四十年前的景象,“这里本来是条小河,两边都是人家”,“这家厂之前在寒山寺边上,就是现在扩建出来的地方”,“这个以前都没人吃的,现在倒成了宝贝”……怕是在她的眼睛里看到的也是三四十年前人事物。我妈不爱去园区、观前,但是石路一带倒是很喜欢逛逛,哪怕什么也不买,哪怕每次逛完都觉得没啥意思。
由此,我可以谈谈现代化开发对土生土长的土著们的影响;比较平江路、山塘街开发的不同,平江路的“洋气”更吸引我,但从内心深处我这个土著也是更爱西边的山塘街。
再比如,前些天看了陈佩斯的新剧《惊梦》,这是“戏台三部曲”的第二部。看第一部《戏台》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了,当时看的还是180的票,在3楼侧边的位置,全程爬在栏杆上,看他们的脑壳。只记得看完觉得真好啊,但具体好在哪里已经记不清了,有很多笑料,很巧妙的笑料。于是之后我看了2部陈佩斯的其他作品,《阳台》、《老宅》。可能由于是他许多年前的作品,带着时代痕迹,看多了就觉得有些腻了,渐渐感觉是在挠你胳肢窝,一开始以为开玩笑、是表达亲密,挠久了就觉得是在逼你笑,让你招架不住的笑。所以原本还购买了《托儿》,在疫情爆发后,延期并可以取消,我便退了票。这次的《惊梦》,由于是他老人家亲自上阵,想着带文化元素,看看吧,没有狠下心买贵的好位置,280,升了一档,但依然是3楼的位置。
看完之后,很明显的一点,笑料不是主角,主角是探讨传统文化在战乱纷争的年代的情况,或者说文化、喜剧作为精神食粮的重要性,期间笑料点缀的恰到好处,很喜欢这种平衡,主要是能符合我内心需求的平衡,不喜欢看太过说教的、严肃的、文艺的作品,会觉得有些故作深沉、高高在上了,也不喜欢看一味的搞笑,大笑完之后会有一种空虚感,尤其是看完10点多,我一个人开车回家的路上,感受更明显。
回家路上是坐地铁,我打开豆瓣看点评。其中有一层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政治和文化。陈佩斯当年和央视的矛盾,至今也没有消解,哪怕他后来上了节目,这个我也小有了解。军队和央视何尝不是权威的代表,“这么好的戏却没人看”,两个军队不管有意无意点的都是样板戏,戏曲被政治裹挟。但民众的反映中,真正爱看的、崇拜的、敬仰的还是《牡丹亭》这样的纯粹的好戏,他们会因为《牡丹亭》而成为戏痴散尽家财,也会沉浸在昆曲唱腔中而忘了或者不舍开抢。当时政治上对戏曲的“好”更多是带目的性的,唱白毛女可以鼓舞士气,文化表演可以抚慰人心,从而更好的战斗。
现在的作品想要表达一些观点,总要取巧,就像一个评价里写到,《惊梦》“讽喻的力量分明已经蓄足,却不肯出全力,在七分时恰好收住。”有些观点不能明说,既是为了达到戏剧效果,也是为了能顺利上演。前些天恰好看完了《谁是凶手》,听说删了6集才能播出。《隐秘的角落》的结局改的也是很巧,甚至比不改更好,原版结局太过黑暗。不断回顾前情,不断的抽丝剥茧,去假设去推翻,去可惜去懊恼,这些所带来的惆怅,往往比知道答案后的沉思,更能让人体会这些作品的“好”和生活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