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命题感出现的瞬刻,是什么因素导致那类感动的夭折?
尝试慢下来,依旧无法减缓它逝去的步伐;尝试记录,却依旧无法忽略误差和冗余所带来的那些多余的线索。它们不住地分散着我的注意力,将思绪引向不相关的彼岸。也催促着我去整理这个世界与自己无关的种种,去分辨,去记忆。
几何带来的完美抽象总将童年时期的我们引向完美主义;然而,成年之后的现实世界里,抵达完美并不意味着到达终点。因为,生命的终点不是一个主观题,而是一个完美的反馈to life
点,线,面的定义;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界定;世界起初是一个平面;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化分出了层次;再后来,有了各式各样更加复杂源于生活和生命本身的东西。是的呢,生命自然的状态就是不规则的。
Plato 理想国
教育的目标是教会我们爱美。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种特有的功能,某个工作或许只有它能做,或者它做得比其他更好。
财富与贫穷,一个是奢华和懒惰之母,另一个是卑劣与恶毒之母,而两者都是不知满足的源头。
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里的人,无法走出洞穴,于是只能通过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一面墙壁上的影子来了解外部世界。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或影响。例如,强壮的身体不易受饮食或劳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灵不也是一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改变的。
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记得,眼睛的困惑有两种,也来自两种起因,不是因为走出光明,就是因为走进光明所致,不论是人体的眼睛或是心灵的眼睛,都是如此。记得这些事的人,当他们看到别人迷茫、虚弱的眼神,他们不会任意嘲笑,而会先询问这个人的灵魂是否刚从更明亮的生命走出来,因为不适应黑暗而无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刚从黑暗走入光明,因为过多的光芒而目眩。他会认为其中一个人的情况与心境是快乐的?对另一个人产生怜悯。或是,他可能会有心情嘲笑从幽冥走进光明的灵魂,但这总比嘲笑从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