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是一个怂刚怂刚的人,也是个看到消息必回的强迫症患者,截止目前,我都没实现“不回消息自由”,甚至在半夜听到手机响都要睁眼看一眼……
几个月前,由于领导带来的困扰,我把她免打扰了,并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现因为个人工作比较懒散,公众号已断更,自动捂脸),内容如下:
很喜欢程莉莎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说过的一句话:“你要跟你觉得舒服的人在一起,那什么叫舒服?舒服就是你通过对方,慢慢喜欢自己。”
最近对这句话感悟越来越深。尤其是在看了《中餐厅》第3季店长黄晓明的“明学”之后,我发觉自己愈发想要找寻职场中和老板相处的“舒服感”。
我所说的“舒服感”,并非明面意义上的“舒适圈”,而是找到和老板真正的“相处之道”,在此之前,我大概经历了两个“难熬”的阶段,即自闭、想辞职。
为了赚钱和生存,怂刚怂刚的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老板的微信设置免打扰。
自此,我再也没有再深夜以及凌晨被“吓醒”过,时隔N久,我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就是看到信息一定会“措辞回复”的强迫症。当我真正把老板“免打扰”后,内心反而没了那种收到信息必回复的“压迫感”,次日醒来再认真地一一回复时,也避免了所谓的“心惊担颤”和失眠。
有友人曾提醒我“小心被老板看到他被免打扰”。
“放心,我只是不太喜欢那种压迫感,以及他不分时间场合发消息,但我手机不会关掉、微信也不会关掉,我会关注微信消息,只不过心情放松了而已。”我笑着答道。
后来,我偶然发现好几个同事,以及身边的朋友也把老板设置成了“免打扰”。为什么呢?又是何时“免打扰”成为了一种“解压”方式?
1.“免打扰”的无奈,需要分时间场合发消息来“中和”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即《中餐厅》第3季的店长黄晓明。
在8月9日播出的节目中,作为店长的黄晓明,在员工吃饭之际开了一个“检讨会”,他表示要听取大家的建议,当秦海璐、杨紫、王俊凯、林述巍(林大厨)发表各自合理的建议后,黄晓明却开始了“甩锅”、“定结论”,以“听我的,买买买”等霸道总裁式的话语结束了会议。
节目一播出,便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在此,我们不讨论黄晓明的对与错,仅观之与我老板一样开会听建议最后却一人说了算的做法,就已足以引起他人的“不认同”。这也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沟通上,坚持要向老板表达建议,但经常又会被气到的原因之一。
为了“活得久和顺意些”,我觉得“免打扰”是一个不错的降火方式,但请记得及时回复工作信息哦。
再说一个老板和我们之间的“代沟”。记得跟老板出差时,她吐槽说:“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一点点儿事就说自闭,这不行。”
“他们说的自闭,是戏谑调侃其负面的情绪,只是现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表达形式而已。并不代表着不做工作了。”我如是答道。
但老板后来开会时又提了自闭、微信个签、微信头像等等哪些影响不好,会影响到客户印象之类的。
后来,被“点名”的同事,再也没有发过朋友圈。该同事在微博上写道:“感觉自己的朋友圈也不能是自己的了。”
而后,她便把老板“免打扰”了,因为不想半夜、凌晨被“震醒”,然后不能再安心睡去。
“我怕我自己的工作热情一点点被她的低情商给磨灭掉……”
“有时候‘免打扰’可以减少一下下矛盾冲突,过个几分钟再看消息,或许,我就不是带着情绪工作了。”
“老板应该是这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之一,我先是免打扰了老板,后来,发现有些时候,实现理想还是要靠自己,所以我辞职了。我也知道有些人把我免打扰了,但我理解她们的心情,因为曾经的我也是那样走过来的。”
……
以上几个回答,是我从同事及身边朋友口中得到的回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苦衷。有些,我甚至都能感同身受。“自闭”是每个工作者都会有的“情况”,你我他,包括老板在内。所以,用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来“自我安慰”就是“观念不同、经历不同、想法不同、眼光不同、不必理解,互相尊重”。或许,互相理解太难,但互相尊重是人要先学会的,理解,可以之后再谈。
2.成年人的“安静”,或许有些自欺欺人,但未尝不可。
讲真,我十分能理解老板的想法和苦衷,但却不赞同她不分时间场合的“打扰”。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虽然老年人会睡不着或者觉少,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我们是睡不醒的呀。
可能在你看来,这种“免打扰”有些像是自我欺骗或“麻痹”,但对于刚毕业开始工作的成年人而言,这种难得的“安静”,是在为生活加点儿“料”,开心?放松?偷闲?都可以,至少在该休息的时候,是不被“压力”所打扰的。
但这种方式,也或许正如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 中说的那般,“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它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的心灵予以救赎。”
终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错过工作中的大事。所以,“免打扰”这种形式不是长久之计,重要的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感,这就关乎到我们自身的心结以及心态问题了。
就拿我来说,我在职场上会努力认真地完成工作,比如,我可以为了一天内完成三四篇稿子,熬夜到凌晨三点,也可以接受连续两个星期的出差,彼时,我是很喜欢那样超级努力的自己,因为至少我无愧于心。当然,我也能接受带有负面情绪“自欺欺人”的自己,因为,这也是我啊。工作时认真工作,生活时好好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的状态。虽然会有坏情绪,但偶尔“放纵”一下,也无妨啊。
不过,请一定要意识到,短暂的开心,并不是我们可以用来自欺欺人或者逃避未来的借口。要想拥有长远的开心,中彩票或暴富说不定能有些助力。
或许,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把老板“免打扰”,对你来说,是一种自我放松,那偶尔“任性”一下,也未尝不可。因为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啊。不妨就让自己活得没有那么压抑,你也许会对生活、工作、感情等有不同的感悟。
但如果真的有问题,建议尝试非暴力沟通,这是我最近不在“免打扰”后,想要尝试的另一种方式,不过,学习之路漫漫,尽量让自己朝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的方向前进。
最后,我想跟自己说的是,“工作是为了生活,当然,更高级的工作,是为了创造价值;而生活并不全是工作,你还有人要爱,你还有自己要照顾。”
如果生活已经够苦了,请你给自己加点儿糖吧,要开心呀!
同时,也希望自己除了工作之外,能有时间写点儿自己想写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