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做个半月板手术,休息一个多月,还未完全好(无法上下楼梯),还是觉得坚持回去上班吧。
回到岗位,第一天上下楼梯,已经感觉吃力。为了上好课,尽量坚持站着,虽然校长已经允许特殊情况,让坐着。可为了后面那几个容易走神,开小差的学生。
晚上回到家,就发现伤口有些红肿。
第二天,到梯教上课,批改消化了积累一星期的丛书,意外发现优秀而且自觉的学生仍然秉持优秀习惯,作业质量仍然很高。中间有一部分学生,基本就是应付完成作业,之前带回家批改的作业根本未订正。还有五六个学生,居然是整周的数学作业几乎没做,空白一大堆。
为什么同样离开后,学生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这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好习惯难以一朝就养成,坏习惯却容易染成。
中午留了四个孩子,他们几乎都有两三页以上作业未做。有两位很自觉在音乐课让他们做作业时候就自己下来找我,有两位居然跑了,让我在群里呼叫家长送回。
其实,早在离开之前,我就有所预料。可是我惊讶的是,家长居然如此不知,让存在这么久。关键不是完成作业,而是他们养成一种随便,放弃的心态,伴随着坏习惯和低效,让他们离喜欢学习越来越远。
因为自己的孩子,看久了,好似每天都一样。因为慢慢长大了,忙于事业或者各种原因,习惯于交付寄餐,然后对于坏习惯,只能说,ta应该可以更好,我已经没办法。。。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我想出去参加读书会,可是宝宝原本不让我出去(因为依赖),后来答应他可以看一下电视,他居然答应了!我刚走出家门的那会,我又回来了!
因为我想起,离开后,我的孩子还不会安排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他可能会看电视到我回来。他可以画画,看书,玩耍,玩玩具。。。可因为缺少玩伴(平时大多是我),他不知道怎么去玩,相比之下,更喜欢电视(因为看电视,脑波是直的,属于放松的,当阅读,玩玩具,脑波是曲线的)
所以,我回来了,陪伴前,先问孩子,晚上有什么安排,然后互相协商,陪伴。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宝贝,每个家长都爱护自家孩子。可如何才是为之计之深远。恰恰是,当你离开,他们仍然很好,这才是最深远的爱。
父母,总不能陪伴孩子走完他们的一生。所以让他们有智慧,有本领,有情商,做一个好习惯的好人,这是非常难,却要坚持做的。
虽说,师恩如海(班级的两个优秀的学生同时写的),可师生缘往往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缘分,我总挤出最大的力气,希望他们每个人走得更远,不仅在学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