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双螺旋

DNA由一对核苷酸链组成,成螺旋形,每一个细胞内都有形成对应物种所需的所有完整DNA。细胞内的数对DNA复制就分裂为两个细胞,而DNA转录会形成蛋白质。两者原料不同,发生的地点也不同。(这一章是在把高中生物重新学一遍吗)

DNA并不等同于基因,因为每一段基因都只是DNA链上的一段,有长有短,但可以知道的是越短的基因它可能来源于更早的一段未变异的基因祖先。

基因的变化可能来自三个方面。一,基因突变(生物书中主要讲的方法)。二,减数分裂时的变化(没搞懂)。三,倒位,同样一个基因,头尾颠倒后再被嵌入DNA(顺序发生了变化,位置也可能改变)。

单个基因对性状(还记得这个词)都只是有影响,每个性状都会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作为对自然选择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这一个一个的基因,因为它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

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不解释了)。每一个自私的基因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复制自己,很明显无性繁殖可以更好的完成这项任务。但同样根据这套理论,有性繁殖存在支持它的基因A(可能有很多个),个体只有进行有性繁殖才能让这个基因A被复制。

基因是自私的也有另一个证据。人体内的26个染色体中,大部分DNA永远不会被转录为蛋白质,意味着它似乎在体内没有意义(至少现在的研究只能这么认为),它的存在可能只是要被个体复制下去而已。进化是基因库中某一种基因变多,另一种基因变少的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到这里仿佛回到了高中生物的状态(捂脸)减数分裂、染色体、等位基因,基因突变…… 生物繁殖生长的过程被比喻成一幢巨...
    小土x99阅读 595评论 0 1
  • 《DNA:生命的秘密》 作者: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 安德鲁·贝瑞(Andrew B...
    kevinou2007阅读 8,682评论 0 8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道德感变得越发的强烈。同时,我们开始思考 这样的问题:我们过得是否快乐,曾经的付出是否值得,...
    鸭梨山大哎阅读 1,474评论 0 0
  • 今天一口气把余华的《第七天》看完了,这部号称“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新小说,确实看得人有些触目惊心...
    岁月飞猫阅读 770评论 0 1
  • 有什么不会背叛你没有什么可以不弃不离满世界都是虚伪的东西梦想早已经离开几万公里 说着言不由衷伪善的话语心里还下着大...
    半朽阅读 281评论 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