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设计工具的持续进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过去需要“手工”设计完成的工作已经开始被自动化工具所替代。假如把目光再放得远一些,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帮助我们遍历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产品设计工作到底还要做些什么?未来产品设计者的价值将体现在哪里?如果说这只是一种“远虑”,摆在我们面前的“近忧”也颇令人担心:移动互联网将世界和中国拉到同一起跑线上,美国产品模式不再是我们可以直接效仿的对象。互联网产品创业进入深水区,表面看似热潮汹涌,但真正活下来还活得很好的产品并不多。
所有现象都指向一个重要的方向:“知道如何去做”就能胜出的产品时代已成为过去,产品竞争开始转向“思考力的竞争”,更加考验设计者“问对问题”的能力。
在这场残酷的通关游戏中,偶尔问对一两个问题是不够的,设计者需要在产品设计、成长的所有阶段都“问对”并“做对”,产品才有存活与发展的可能。
那么,如何修炼思考力,在每个阶段都问对问题呢?我认为首先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思维模式,提升看问题的角度;其次则是看清每个阶段核心问题的本质。
比如,我们该如何思考需求的本质?
有一种思路认为:产品具有某功能特性,用户就自然会用该特点去理解和使用它。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由“产品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决定”。顺着这种思路走下去,设计者的任务会聚焦在强化产品的“好”上,似乎只要质量、美观度等方面提升再加上不断地宣传,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自然就会水涨船高。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常常事与愿违。用户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去理解产品,相反,他们表现得特别“不听话”。固执的设计者会认为问题出在用户身上,用调侃的话讲就是“这一届用户不行,不懂欣赏”。
而善于思考的设计者则会反思自身,开始怀疑“说不定我对需求的理解出了问题”。一旦类似的自我质疑出现,思考的魔力也将随之显现,它将带我们走向更靠近真相的地方。比如就需求而言,如果继续思考影响它的所有力量,我们就会发现真实世界里“煽动欲求”只是一种正向的助推力,还存在一种负向的阻滞力——成本。在本书中,你将看到我用更多的笔墨探讨这种负向力量,因为在产品设计实践中“解决问题、降低成本”才是设计者更关心的议题。
如果再进一步,加入时间的维度,我们还会发现需求将受到环境变迁的影响,它还具有适应性的特征——需求是有弹性的。由此层层分解下来,我们才能真正看清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类似的,产品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也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阶段一:以片面、固化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零散的表象和静止的格局。解决方案呈点状随机分布。
阶段二:以宏观、系统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产品与产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和位置。解决方案开始具有系统性特征。
阶段三:以动态、演进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时间长河中问题变化的趋势。解决方案能够助推产品顺势成长。
设计者修炼产品设计能力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思考力进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