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件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的事情,有趣到足以怀疑人生。
我朋友圈里一个00后的初中女生po了她的app分类,简单来说就是按app的色彩来整理归类。
起初,觉得这是出于文艺女生对于色彩的偏好。但好奇心占了上风,我也花了一点心思,把自己手机app按色彩做了分类整理。但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使我的手机app操控感大大提升。
以前的手机app总是分为这样几大类:摄影、教育、音频、运动、生活、购物等等。总觉得这样够商务,够科学,也易于查找。
首先,基于类型分类的app整理法,我想要打开Keep,先要联想到它是运动分类的app,再找到“运动”文件夹,打开Keep;而想要到淘宝上买东西,首先联想到它是“购物”分类,再找到“购物文件夹”,打开淘宝。
然而,基于色彩分类的app整理法,想要打开Keep,马上联想到灰色,于是在黑色区域我很容易看到它的位置;想到打开淘宝,马上联想到红色,于是在红色文件夹很快打开淘宝。
APP按功能分类时,操控过程:
Keep-运动-“运动”的文字-“Keep"的文字-打开
淘宝-购物-“购物”的文字-“淘宝"的文字-打开
APP按色彩分类后,操控过程:
Keep-灰色-灰色文件夹-打开
淘宝-红色-红色文件夹-打开
Rain是最近新认识的朋友,我被她的一句话所吸引,大意是说:生活中我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但也不要忘记视觉化思维。
我很好奇,问她什么是视觉化思维, 她推送了我一篇她写的文章:把理性、抽象的内容视觉化输出,就是视觉思维。
由于视觉思维的优先性,受到人们普遍的接受和记忆。思维导图、脑图就是最好的视觉化思维运用,包括小学生解应用题前先画图形的方法,也是视觉思维。
视觉化思维优先于理性化思维的,色彩的联想更像是我们的先天思维,而分类联想则是判断分析思维。这两者的优先级别有很大的不同。
视觉化思维在大多数哺乳动物身上都会发生,而抽象化思维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进化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可以这么说,视觉思维在我们的思维中更为古老,而抽象思维则更为年轻,同时,需要调动更多的精力和分析判断后才能完成的。
什么色彩的app最多?
蓝色。
蓝色在情绪变化中给人以冷静、专业、高效的印象。而app的定位多属于这几个范畴,但真的是这样么?是因为蓝色冷静、专业、高效我们才选择更青睐于蓝色吗?
如果是这样认为,接下去我要说的,会让你怀疑人生。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蓝色是一种最安全、赖以生存的色彩,它代表了蓝天和大海,原始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多变,有大海、有蓝天的环境更能让原始人类生存繁衍,于是蓝色被人类的祖先们所记忆,代表了生命、安全。找到了蓝色空间的祖先们更容易生存下来,于是这些基因信息被一代代传递了下来。
蓝色具有一种先天的亲和力和安全感,是写在基因里的信息,于是更容易受到人们喜爱,这种喜爱来自潜意识层面。
我们总以为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然而,视觉思维对于我们的影响则是更深入的。
我们总能为喜爱一件事情找出一个理由,然而,潜意识对意识的支配则是更加大的。
这是我最近刚从app色彩整理法得到的人生智慧:我们为了获得真理,运用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视觉化思维,生活原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