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单王的惆怅
1.
不是所有人都会给你的功成名就欢呼喝彩的,喝倒彩泼冷水的人总是不乏其人的。对此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继续优秀下去,该咋整就咋整。
买单王是我曾经在星沙开饭店期间的老主顾。年龄不到三十,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身高一米七多一点点。职业是某大型制造业公司的生产线上的蓝领工人。姓名,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每一次他来饭店吃饭,不管和他同桌一起有多少人,他总是第一个抢着买单的人,尽管其他人也会抢着买单,可终究最后他抢单成功,十次买单抢单过程中,他有九次成功了。所以在内心我一直称呼他为买单王。
2.
2015年深秋,我和家人一起在长沙星沙经济开发区某工厂集结地带的小街边,开了一家小餐馆,专注做快餐,主要就是蒸菜以及自助餐当然还有点菜,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就是周边工厂上班的蓝领工人们,以及过路的货车司机的士司机们。
买单王第一次来我们店吃饭是一个人来的,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晚上10点的样子,我们店都快要收工了,他一手点着根唠白沙,一边说,老板,给我炒一个香干炒肉的盖码饭。对了,他最喜欢吃的菜就是香干炒肉,这个饮食习惯和我一样。那天晚上,他没有穿啥工厂的制服,原本以为他是个过路的人。当时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3.
我没有想到的是买单王第二天晚上又来了,只不过比昨天早了那么一小时来店里了,而且他是和一个同事一起来的,都穿了厂里的制服。点的菜依然是香干炒肉,另外还点了一份红烧鱼块。当然还点了几瓶啤酒,尽管当时已经是深秋,貌似晚上还是有点点热。他的这个高个子同事,我只记得他称呼为李哥。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买单王和李哥两人一起来吃饭,餐餐必点香干炒肉,当然也少不了点啤酒或者白酒。当然每次买单几乎都别他抢了。忘了交代,因为从工厂到饭店,走路过来,差不多要将近20分钟,还需要走的快一点。要是下雨就更需要时间了。所以他们每次来都是骑着摩托车过来的。
到了16年,原本二人吃饭小酒漫酌的局面改变了,因为买单王上班期间努力钻研职业技能,表现良好,所以升任了一个生产小组的组长,此后他经常和他所在小组的成员一起来店里吃饭,当然李哥也是出勤率极高的。
此后就是这么天天晚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因为他们的到来,也因为他们喝酒时间长,也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特能聊,经常是8点多过来吃饭,直到11点多才散场。从此彻底破灭了我们晚上10点半准时收工的生物钟。
4.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的秋天,2016年的秋天比2015年的秋天来的更晚一些,也更热一些。买单王似乎在厂里的职位再一次提升了,因为他的同事们叫他班长了,而且从此他的座驾不再是两只轮子的摩托车,而变成了某国产品牌越野车。
这一鸟枪换炮的境遇大改变的原因是他突然和厂里的某个车间主任周主任关系非常密切,此后每次来店里吃饭,周主任总是席间常客,当然一起吃饭的还有曾经的老搭档李哥,但是李哥来一起吃饭的频率日益减少了,当然也还有他班组里的同事。
很多次都是李哥一个人过来吃饭,那些曾经和买单王一起吃饭的班组同事们也单独出来吃饭,即便碰上买单王也不再一起吃,言语上相互间也不再像以前无所顾忌热情坦诚,对此买单王有点点困惑不解,为何曾经一起吃饭聊天一起在厂里苦逼奋战的同事们如此。
5.
曾经买单王和我说过他的这个困惑,其实人就是这样,患难与共是可以的,但是当看着你身边的某个人突然发迹变得日益优秀起来,嫉妒心在所难免,曾经的友谊不再存在,还真如此,
尽管不是那个变得优秀的人不再重视这段友谊,而是因为其他人内心不平衡不淡定了,内心多少有点点自惭形秽了,觉得不能再一起愉快的玩耍了。这或许就是所谓圈子吧,乞丐总是和乞丐扎堆,工人和工人一起街边小店喝酒吹牛逼,有车一族们总是一起展开自驾游等等。不管你承不承认,等级制度,这个无形的东西,终究还是在人心里,自觉将自己划入应该所处于的地方。
曾经有个段子说,你是什么收入水平,只要看看周围和你关系最密切的五个人就知道了。
买单王的惆怅,完全不需要,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吧,继续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么看你,被人心里怎么想,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是别人的事情,于你没有任何损失,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放在心上。
走自己的路,上别人去瞎逼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