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新版-二陈丸⑴
大家好,我是指北针。
今天文章的主题,二陈丸简介
今天的文章,由拆书、小改变与习惯坚持,二部分组成,欢迎阅读与留言评论。
一、拆书。
眼睛阅读输入,大脑思考转化,手指输出个人理解,一种有效的闭环学习方法。
“拆书”《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新版-二陈丸⑴
➡️二陈丸简介
最早出处: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见延伸知识)
使用时间:930年
主要成分: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见延伸知识),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典型征象:胃口差,舌苔腻
所拆书籍《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新版)
作者:佟彤
➡️延伸知识: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
初刊于1078年以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
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
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
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
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
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
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
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
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
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2、和胃
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是指胃气的升降出现了问题。
症状,胃脘胀闷,嗳气(打嗝),吞酸(胃中酸水上涌到喉咙口,来不及吐出时又会自行咽下),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
和胃保健法: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全身强壮要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经常按摩此穴有健脾和胃之效,补养气血之功。
二、小改变与习惯坚持
成长源于持续微小的改变与坚持良好的习惯。
1、小改变。
➡️睡前完成一部分第二天日更文章初稿。
➡️晨跑。
2、习惯坚持。
➡️生物钟起床。
➡️户外跑步。
➡健身,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英语自习,读短文、听听力、背单词。
➡阅读。
➡日更写作。
➡定时统一查看、回复各类信息与通知。
➡日记。
你的生活是你思维的反映;如果你改变了你的思维,你就改变了你的生活。
-未完待续-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侵必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友情提醒:
本文为作者对所拆书籍的理解,具体病症请以医生的当面诊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