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内,年轻车夫赵远家境清寒,唯有一辆破旧马车相伴,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靠拉客勉强维持生计。他为人纯善正直,即便生活困苦,却始终怀揣着一颗热忱助人之心。
这日,夜幕如墨,沉甸甸地笼罩着青州城。赵远正欲收车归家,行至城门口,瞧见一位身着素白衣衫的女子。女子身姿婀娜,面容绝美,只是眉眼间萦绕着无尽的哀愁,楚楚可怜之态令人心生怜悯。女子轻声询问赵远,能否载她前往城外的清云观。赵远虽已疲惫不堪,但见女子孤身一人,恻隐之心顿起,便点头应允。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一路上,赵远忍不住偷偷打量女子。女子举止优雅,周身却散发着一股清冷气息。她似是察觉到赵远的目光,轻声说道:“车夫大哥,不必拘谨。实不相瞒,我家中突遭变故,想去清云观祈福消灾。” 赵远听她声音轻柔婉转,赶忙说道:“姑娘莫要担忧,清云观的道长们颇具神通,想必姑娘的心愿定能达成。”
行至半途,陡然狂风骤起,犹如猛兽咆哮,将马车剧烈摇晃。赵远心中大惊,急忙死死拉紧缰绳,竭力安抚受惊的马匹。待风势稍缓,他惊恐地发现,马车竟偏离官道,来到一片阴森恐怖的乱葬岗。四周杂草丛生,东倒西歪的墓碑在昏暗中影影绰绰,隐隐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哭狼嚎之声。
赵远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发软,险些从马车上跌落。他颤抖着对女子说:“姑娘,此处阴森诡异,恐有邪祟,咱们还是赶紧离开为妙。” 女子神色镇定,缓缓说道:“车夫大哥莫慌,是我故意引你至此。实不相瞒,我并非凡人,而是这乱葬岗中的一缕孤魂。只因生前冤屈未申,故而在此徘徊,无法往生。”
赵远听闻,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问道:“姑娘…… 姑娘有何事要我帮忙?只要我能做到,定不推辞。”
女子眼中含泪,娓娓道来:“我生前本是城中富商之女,名叫柳儿。那富商并非真心贪图钱财将我许配,实是受了员外的威胁逼迫。那员外权势滔天,手段狠辣,相中了我,富商若不答应,便要让我全家万劫不复。无奈之下,富商只得将我许配给年过半百的员外为妾。员外生性残暴,对我百般折磨。我不堪忍受,试图逃跑,却被抓回,惨遭毒手,活活打死,弃尸于此。如今,我只求大哥能帮我寻回尸骨,重新安葬,并告知我家中年迈的母亲,让她为我申冤。”
赵远听了柳儿的悲惨遭遇,心中既怜悯又愤慨,当下壮着胆子说:“柳儿姑娘放心,此事我定当全力以赴。只是这乱葬岗如此广袤,如何才能找到姑娘的尸骨?” 柳儿说:“大哥只需在这乱葬岗中寻觅,若看到一处有白色花朵盛开的地方,那便是我的葬身之处。”
赵远依言在乱葬岗中仔细寻找,果然在一处偏僻角落看到白色花朵绽放。他找来工具,小心翼翼地挖掘,不多时,便挖出一具白骨。赵远心中悲痛,用布将白骨包裹好,放置在马车上。
随后,赵远带着柳儿的尸骨回到城中,找到柳儿的母亲。柳儿的母亲听闻女儿的遭遇,顿时悲痛欲绝,当场昏死过去。赵远赶忙将她救醒,又将柳儿的冤屈详细告知。柳儿的母亲醒来后,哭诉道:“我可怜的女儿啊!这些年,我四处打听你的下落,却毫无音讯。没想到你竟遭此横祸!”
赵远安慰道:“老夫人莫要太过伤心,当务之急是为柳儿姑娘申冤。” 柳儿的母亲擦干眼泪,说道:“恩公说得是。只是那富商和员外有权有势,我们如何能斗得过他们?” 赵远思索片刻,说道:“老夫人莫怕,我们可去衙门击鼓鸣冤,将此事告知官府。如今朝廷清正廉洁,定会为柳儿姑娘做主。”
第二日,赵远和柳儿的母亲一同来到衙门击鼓鸣冤。知府王大人听闻,这才慢悠悠地升堂审理。赵远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叙述,又呈上柳儿的尸骨作为证据。王大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不耐,说道:“仅凭你二人一面之词,又无确凿旁证,怎能定人罪行?这尸骨也不知从何而来,说不定是你们故意编造谎言,扰乱公堂。”
赵远心中焦急万分,忙说道:“大人,柳儿姑娘冤屈深重,还望大人明察。那富商和员外狼狈为奸,草菅人命,若不惩处,天理难容啊!” 王大人却不耐烦地挥挥手:“休要狡辩,若无更多证据,休怪本官以诬告之罪论处。”
赵远和柳儿的母亲无奈,只得退下堂来。赵远并未气馁,他四处打听,得知那富商和员外平日里作恶多端,不少百姓都受过他们的欺负。于是,赵远挨家挨户拜访,苦口婆心地说服那些百姓出来作证。
在赵远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几个愿意出面的证人。再次上堂时,王大人却满脸不屑,冷哼道:“这些证人与你等是否串通一气,故意构陷他人?” 赵远据理力争:“大人,这些证人皆是被富商和员外欺压的百姓,他们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大人详查。”
王大人见推脱不过,这才极不情愿地派人去缉拿富商和员外。原来,这王大人平日里就与富商、员外勾结,收受贿赂,为他们的恶行保驾护航。那富商和员外听闻风声,花重金雇了一群打手抵抗。衙役们赶到时,打手们手持棍棒,与衙役们展开激烈搏斗。混乱中,有不少衙役受伤,缉拿行动陷入僵局。
王大人见状,不但不增派人手,反而指责赵远等人惹是生非,扰乱治安,要将他们关进大牢。赵远心中悲愤交加,大声喊道:“大人,如此颠倒黑白,难道就不怕天理昭彰吗?” 王大人恼羞成怒,下令将赵远和柳儿的母亲先押入大牢。
在大牢中,赵远和柳儿的母亲受尽折磨。但赵远并未放弃,他在狱中日夜思索对策。一天夜里,柳儿的魂魄出现在赵远梦中,她泪流满面地说:“大哥,让你受此苦难,我于心不忍。你可在明日午时,趁他们懈怠之时,在牢房角落敲击三下,我会设法助你脱困。”
赵远醒来后,牢记柳儿的话。到了第二天午时,他按照柳儿所说,在牢房角落敲击三下。瞬间,牢房内狂风大作,吹得看守们睁不开眼。赵远趁机带着柳儿的母亲逃出大牢。
逃出后,赵远深知在青州已无法伸冤,决定去京城告御状。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京城。赵远设法将柳儿的冤情写成状纸,通过一位好心的官员呈递给了皇帝。皇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怒,当即决定派狄仁杰狄大人为钦差大臣,前往青州彻查此案。
且说这狄大人,声名远扬,断案如神,刚正不阿,素有青天之名。他接旨后,即刻带领一队精干随从,快马加鞭赶赴青州。抵达青州地界后,狄大人并未大张旗鼓地入驻衙门,而是选择乔装打扮,扮作普通客商模样,只带了一名亲信随从,悄然混入城中。
狄大人先是来到青州城最热闹的集市,在一家茶馆中坐下。他一边品茶,一边不动声色地倾听周围百姓的交谈。百姓们提及城中富商与员外的恶行,皆是敢怒不敢言,偶尔有人小声抱怨,也会警惕地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听见。狄大人心中明白,这背后定有猫腻。
之后,狄大人又前往那乱葬岗,实地查看情况。他在乱葬岗中仔细搜寻,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痕迹,似乎有人曾刻意掩盖什么。与此同时,王大人得知狄大人前来查案的消息,心中慌乱,急忙与富商、员外商议对策。他们决定先按兵不动,试图通过眼线摸清狄大人的行踪与动向,再伺机而动。
数日后,狄大人在暗中收集了诸多证据,也对王大人等人的关系网有了清晰的了解。他认为时机已到,这才亮明身份,入驻青州衙门。王大人及一众官员不得不前来参见,表面上毕恭毕敬,心中却忐忑不安。
狄大人升堂,将赵远、柳儿母亲及一干证人传至堂前。王大人试图狡辩,称证据不足,此案乃赵远等人诬告。狄大人冷笑一声,命人呈上收集的证据,一桩桩、一件件,皆是王大人与富商、员外勾结舞弊、欺压百姓的铁证。王大人、富商和员外见状,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再也无法抵赖。
在证据面前,富商也道出了是受员外威胁才将柳儿许配的实情。狄大人听后,怒目而视,将一干人等罪责分明地处置。最终,狄大人依法严惩了王大人、员外以及其他参与腐败的官员,考虑到富商是受胁迫,酌情从轻发落。柳儿的冤屈得以昭雪。
赵远和柳儿母亲感激涕零,对狄大人千恩万谢。赵远和柳儿母亲回到青州后,将柳儿风光大葬。当晚,赵远在梦中再次见到柳儿。柳儿身着华丽的衣衫,笑意盈盈地对他说:“大哥,多谢你为我历经磨难,申冤雪恨。如今我心愿已了,即将往生。日后若有难处,可到我墓前呼唤我的名字,我定会相助。” 言罢,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从那以后,赵远的生活渐渐有了转机。他依旧每日赶车拉客,但心中充满了对正义的信念。而这段与女鬼柳儿的奇遇,以及狄大人明察秋毫、公正断案的事迹,在青州城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代代相传的传奇故事,时刻警示着世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