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回应的功能
父母需要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足够敏感、能够识别,并且及时回应,首先父母要允许孩子情感的自然表达,而不是压抑情感。譬如有些家庭是不允许孩子哭的,把哭当成是一次危机或者一种羞耻,只要孩子一哭就立刻满足,这样孩子会把哭当成要挟父母的武器;有的家长直接打击“哭什么哭,再哭不要你了”,这样孩子就会压抑真正的悲伤。另外孩子开心的时候有的大人会说“你有什么好得意的”、“你倒是开心了”等等的话,这样就在孩子的积极情绪上泼了一盆冷水,时间长了,孩子一开心就担心有惩罚,就不敢顺理成章地开心,情感就会拧巴。以上说的是不恰当的回应方式。
那父母需要怎么做呢?首先要觉察自己的情感是通畅的还是拧巴的,如果是拧巴的、阻塞的、模糊的、隔离的,就需要做自我成长。
我们要有这样的理念: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是一个人的自然反应,譬如一个孩子晚上怕黑怕鬼是自然反应,如果对他说“不要怕鬼,这世界上根本没有鬼”是没用的,因为孩子的认知范围有限,他把无形的恐惧具象为鬼,已经是对自己的保护了,比起不知道怕什么,能知道自己怕鬼,这个范围已经是缩小了。
耐心一般的父母可以共情一下孩子的害怕,陪陪他,给他安定感,把他房间搞得更温馨一点;耐心更好的父母可以去和孩子讨论他理解的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事,住在哪里,什么时候出来,会做什么……你会发现孩子就开始发挥想象力,说不定把鬼描述成了一个没有伤害性的童话人物,大人也可以通过编故事去引向积极的结局。
如果孩子在商场里因为不给他买他要的玩具而大哭,那么不用批评他的哭,不管他是真伤心还是假装的,都共情他:我知道你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是很难过的,不过因为什么什么原因今天是不能买的。语气要温和,态度是坚定的。他还哭就让他哭,要是嫌影响不好,就一把抱回家去让他哭,直到他自己停下来。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大部分家长是做不到由着孩子哭的,我们只要掌握这个原则,就是允许孩子情绪表达,你的共情传达出去,让他明白你是懂他的就可以了。这种懂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女儿说到,她的父亲很少有时间出席她的活动,但是她清楚知道父亲一直在关注她,因为每一次相处的时候,艾瑞克森做到了最深入的情感回应。
2.镜映的功能
我们的眼睛长在脸上,却看不见自己的脸,如果不是照镜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如果不是在和人的关系中被回应,是无法知道自己是谁的。心理学认为被忽视的孩子最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被忽视就是没有任何反馈,父母像机器人一样只有给吃给喝的功能,心理上孩子自生自灭,就如毕节的几个孩子。
孩子在婴儿期就已经有了镜映的需要,他会因为妈妈的笑容而开心,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因为妈妈的伤心而难过,担心自己不可爱(有一个镜映视频可以看)。孩子如何确认自己的行为是合适的还是不合适的?这就需要父母镜映。有的父母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是不说的,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就骂一顿或打一顿,这样的镜映是糟糕的镜映,孩子并没有从打骂里学会做正确的事,反而很挫败,觉得自己是不好的。
那么好的镜映是怎样的?好的镜映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孩子的特点,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父母要赞美孩子做的细节和相应的品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同时告诉她可以怎么做更好,不带批评指责,孩子就被清晰而愉快地标识了他的心理地图。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化地图,注意镜映中好的部分要多于不好的部分,至少是二比一。而且还要有目的性,譬如父母希望孩子做勇敢的人,那就多标识孩子的勇敢;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做事认真,就多标识认真的细节。这种标识多了就形成了孩子清晰的内部成像和导航路线,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我要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三大主题。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很好地镜映,他会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目标感,人际关系中有分寸,也能够识人用人。
3.支持和托举的功能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存活的基石,是最重要的客体,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是最重要的营养素。如果父母足够信任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足够信任这个世界,有一种值得活和配活好的信心。这种支持是出于对人的支持,不一定是对事的。李双江就是搞错了这个概念,对儿子做的错事都支持,造就了小霸王,这是不可以的。我们说的支持是无论你发生了我们,哪怕你不小心闯了祸,我们还是你的父母,我们支持你去承认错误并解决问题,我们不会认为你做了错事就是坏人就是无可救药就要放弃你。有人担心这样的支持让孩子越来越恶,不会的,人生来就有积极向上的本能,如果没有阻碍,他们会自然地积极发展,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
在支持的基础上,父母需要对孩子有一个托举,就像是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肩膀上一样,让孩子看到超过自己视野的范围——我不担心你超越我,我助力你无限向上发展。父母不能做孩子的天花板,如果父母的认知狭隘,他们不了解的就拒绝,他们认为错的就否定,那么孩子只能在父母的小范围里蹦哒,出不去,不会有大的出息。如果父母说虽然我不懂你做的事,但是我允许你去尝试。那么孩子就是长了翅膀,可以展翅高飞。
很多父母辛苦一生,努力留给孩子一辈子不用工作就能过得好的资本,以为这是托举和支持,其实不是的,过多的财产只会消磨孩子的意志和动力。林则徐清廉刚正,不置家产,别人劝他要留些钱财,使后代有所依仗。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意思是“我的子孙如果比我强,留钱给他们干什么呢?如果还不如我,留钱又有什么用呢?”眼光长远的父辈,要留给子孙的不是钱财,而是品德和能力。
4.榜样的功能
与其期待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不如自己先活得认真努力和精彩。童话大王郑渊洁从来不要求孩子上进,他自己做给孩子看,笔耕不辍,每天至少写作五千字。他的儿子没有参加义务教育,郑渊洁就给他编了十本教材,儿子自学,一样都没落下,早早赚了几百万回来。身教大于言教,孩子最直观学到的是父母的品质,如果父母懒惰,而要求孩子勤快,孩子怎么能做得到?如果父母玩手机而要求孩子看书,孩子怎么能做得到?所以不要去灌输自己都力行不了的理论给孩子,为什么父母越会讲道理的孩子越叛逆?因为孩子压根瞧不起你,他心里最看得清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不用说孩子已经体会到,假的说一千遍孩子也不会遵从。道理最好是事后总结,而不是提前灌输。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多少是按照父母的道理走的,有多少是自己经历后摸索出来的?
试错和体验是经验的主要来源,你说一百遍开水烫烫烫碰不得,孩子还是心心念念要去碰,但是他烫过一次就再也不会碰了。你想让孩子好好开车,给他看两次车祸视频就够了,其他不用多说。
农村有句话:找对象先看丈母娘。意思是,妈是什么德行女儿就是什么德行,一看一个准,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说什么更重要。想要孩子发展出什么品质,父母先去修炼自己,具有这样的品质。为什么书香门第的孩子多学问,因为父母的品质就是孩子的空气,耳濡目染就活成一个颜色了。如果父亲在外打拼很辛苦,难得有时间回来陪孩子,你要懂得回来后不要想着教训孩子或者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给孩子讲讲你在外面奋斗的故事;如果家族里有成功人士,那么多说说这个人的故事,强调他的哪些品质促成了他的成功,这种故事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要给孩子灌输狭隘的价值观,譬如对成功族人的妒忌,说他肯定是耍了手段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才发财了,这样孩子学不到什么,反而学到了你的心胸狭隘。任何人的成功都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除了传达优秀品质,也可以适当让孩子分辨是非,但不是妒忌之情。
5.涵容的功能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会因为父母的照顾而一直是感恩和顺从的。当他们的愤怒出来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对父母的不敬,而是他在表达一种需要;即使是对父母的不敬,父母也要先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使孩子对自己产生了怨恨,以便解除障碍,更顺畅地沟通。父母有涵容孩子情绪的能力,不打击不惩罚孩子的情绪,等待孩子平静下来,再去发展他的心智化,理清楚事情原委、想出对策。
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所以他没有规则意识,大闹天宫,玉帝用各路神仙镇压,让孙悟空觉得更加委屈和愤怒——你们这些神仙老儿也玩下三滥的!而最后是谁镇住了孙悟空呢?是如来和观音,他们就像是一对好父母——你可以蹦哒,但是永远都出不了我的佛掌。这是容器的功能,父母要具备这个功能,孩子怎么闹腾都不会因此破碎,你可以假装碎了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但不是真的碎了,很快能复原。真的碎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看到有的父母实在折腾不过孩子,提出脱离父子关系,从此陌路,这就是碎了,孩子被抛弃了。还有的父母被孩子气得半死或者直接气死了,那么孩子承担的愧疚感就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他会压抑自己的愤怒,扭曲自己,或者一辈子走不出来。我遇到一个初中男孩,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奶奶就会说:你爸脑子开过刀,不要把他气死了;你妈有子宫肌瘤,不要把她气出子宫癌。这个孩子就不敢表达愤怒了,最后得了抑郁症。
心理学家比昂提出的阿尔法功能,进一步说明如何涵容。孩子有一些不能承受的情感体验时,就需要把这种情感丢出去,譬如他感到无能无助的时候就不想体验无能感,就用愤怒来表达,因为愤怒是显得更有力量的一种情感。如果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一定会把这种投出去的愤怒还给他,于是就吵架或者打架升级。但其实这个孩子非常需要有一个容器来装他的情绪,不要还回去,所以我们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情绪垃圾桶。最好的方法是父母成为孩子的容器,而不是垃圾桶,垃圾桶的功能是完全装下,这样父母会觉得委屈。而容器是自带处理功能的,能够把接收到的孩子的负能量消化后变成孩子可以承受的情感返还给他,这就是阿尔法功能。这涉及到父母的心智化能力是否足够高,是否能够理解孩子情绪背后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不被投射性认同——认为孩子的攻击就是对自己的否定。涵容不是忍,很多青春期父母以为是忍,忍了一段时间又崩溃了,变本加厉地指责惩罚孩子,这就是碎了。
涵容就是要像如来那样坚定和宽广,要像观音那么慈悲和温和,不被悟空所伤,又能够及时地支持和调整他。说来容易做着不易,父母们好好修炼吧。
6.管教和引领的功能
美国华裔蔡美儿的“虎妈教育”曾经轰动一时,褒贬不一。虎妈对孩子提出“十不准”:不准在外过夜;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除体育与话剧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听起来很严苛,不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但我们看到十年后的结果,虎妈的孩子培养都很优秀,身心健康。不能说这种方式适合所有人,但至少虎妈知道适合她的孩子。而且她解释在执行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允许孩子发展思辨的能力。比起靠情绪来管教孩子或者没有教育理念的父母,我们要学习的是虎妈的坚定的态度和对孩子发展的关心和深远规划。
父母是孩子的精神引领者,除了做好榜样,还要为孩子的未来筹谋。有人说学什么都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但孩子出于认知的局限,他们没有能力判断什么是合适的,他们容易心血来潮、半途而废。所以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天赋、能力和环境需要,来为孩子安排所学,既尊重孩子的感受又引导孩子往更优秀的路上发展。
很多孩子只知道学习是为了拿个好成绩让父母高兴,他们很少想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所以到了初高中容易缺乏动力、厌学。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明白知识的作用,学习的目的是成为什么样的人,提前做职业发展规划,让孩子的“理想我”在前面召唤自己。有理想的孩子不用催就有自学的欲望。父母一方面要给胡萝卜,一方面要把孩子引到正确的轨道。这个过程中是用制度、规则来管教孩子,不是用人和情绪管理。就像虎妈的十条,它成为一种家庭规则,不可逾越,孩子就会遵照一种规则,而不会产生对人的怨恨。有的家庭墙上会挂戒尺,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会受到戒尺的惩罚,而不是受到父母的惩罚,惩罚规则提前定好,孩子就会心服口服。
7.放手的功能
孩子只陪我们18年,如果父母抓着不放,孩子就没办法成年,没办法独立生存。我们看到有些30多啃老的大孩子,什么都不做,整天玩游戏。有一个动画片,讲的就是孩子一直啃老,妈妈伺候他直到死,死了孩子还在打游戏,最后自己饿死了。现在的父母养育孩子不再是为了防老,而是完成生命的延续,是让孩子成才并且生活幸福。如果父母养孩子是为了自己的幸福,离开孩子就会痛苦,那么孩子就成了父母的食物和营养品。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幸福由自己负责,而不是依赖孩子的成绩和成就,我们要意识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他正在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是慢慢和父母分离的过程。从独立走路、独立做些小事,到独立交友独立出行,再到独立思考独立恋爱等等,这个过程需要父母扶持、放手、鼓励、张望、顾问、渐行渐远、遥相呼应。
傅雷在儿子傅聪成长的过程中用书信对儿子循循善诱,指导他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学问,细致入微。后来傅聪渐渐成年,傅雷的书信就越来越少了,他相信儿子已经可以独立,不用再操心,傅聪也确实成了优秀的音乐家。
孩子的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在体验的,每一次独立的尝试都是一次冒险,如果尝试的结果不好,孩子会退缩回去,如果被父母责骂,孩子就更加不会再尝试,退回到被保护的位置。很多父母会说“看看你什么都做不好还要逞能”,父母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利用孩子的无能显示自己的有能,因为被孩子需要和依赖的感觉是很美妙的,是可以提升价值感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潜意识不希望孩子长大,阻碍孩子的独立尝试。一边抱怨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一边乐得为孩子包办一切,这就是我说的把孩子当成食物,吃掉孩子的自尊来补充自己的自尊感,这是很残忍的。即使父母是真心为了孩子好,也要意识到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不要再用昨天的保护机制来约束今天的孩子,尝试失败了一起承担结果,继续尝试,直到孩子勇敢地飞出去。
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自己拿着滑板在十级台阶上尝试滑下去,一次次摔倒了,一次次滚下来,但是他一点都不气馁,最后成功地顺利地滑了下来。这个过程父母在一边拍摄一般鼓励,言语不多,孩子也没有认为做不好就是失败,这只是练习的过程。但是如果父母急于求成,接受不了孩子一次次的做不好,就没有练习后的成果。很多学游泳的孩子,如果妈妈在边上看着,孩子就很难学会,因为妈妈太焦虑了,不时要指挥一下,如果跟着教练,很快就学会了。父母的担忧保证了孩子的安全,也成为了孩子走向独立的障碍。意识到这一点,父母就需要消化自己的焦虑,给孩子的独立冒险腾出空间。
(秋山原创,转载请说明;如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