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写文章完成一个25分钟番茄,锻炼身体完成一个10分钟番茄。每天35分钟,任务量不大,但是,要坚持天天做。今天是第21天。
初定目标,其实自己心里也在敲小鼓,我会不会因为某天有点累就坚持不下去呢?这种日子可能很多:周一、周三要到校去开例会,往返3小时,开会3小时;周六、周日孩子在家,一声高一声低地喊妈妈。这样,我还能完成吗?
随着第一个星期的坚持,我发现这是一个可以完成的计划:因为足够小。日程松的日子,我送娃上学后就先完成一个清晨唤醒瑜伽,锻炼的10分钟计划就超额完成了。然后再完成一个番茄。一个番茄之后往往心情大好,因为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超额的。我可以乘胜追击,再完成几个番茄,也可以躺倒不干。日程紧的日子,一早出门,到家也已经比较晚了,但35分钟总能想法腾挪出来。我最晚的一个番茄是晚上10:30才开始,最早的番茄早上7点已经完成。不管日程如何,我的心理都是很安定的,因为知道一定能做到。
21天来,每日坚持有了非常好的效果。首先,我破除了自己对整块时间才能写文章的执念。每天都接触使得我能很快进入状态,半小时也能完成一些工作。21天下来,文章的雏形已经呈现。第二,我养成了规律运动的习惯,孩子也会天天问我要不要练,陪我一起练。每日运动,感觉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在坚持了两周后,我碰巧看到一篇微信文章,介绍一本书《微习惯》。对于习惯养成,作者比较强调意志力驱动。而我们的大脑不习惯剧烈的变化,对于变化需要一个和缓而长期的适应过程。所以,我一天两小时的文章计划从来没有成功过,但这次我的计划成功了。这就相当于从舒适区的边缘开始扩张,缓慢地以大脑容易接受的变化扩张我们的舒适区。
每天只做一点点,无负担习惯养成。
(虽然我想说21天之后,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一个月、两个月,但转念一想,我的目标是:今日已完成,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