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方面自己上大学那会儿,自己的生活费不是很多,也做过为屯钱少吃饭的事,现在想起来既无奈又搞笑。看到兴起的校园贷,学生能够用贷款花钱的时候,就觉得即是他们的幸运,又是他们的不幸。
最近校园贷的新闻多了起来,有一则就说一个高二女孩因为欠了贷款57万,被催款威胁,最终抵不过压力自杀了。于是校园贷就掀起了一股评论热潮。
作为一种贷款,又是针对没有工作还贷能力很低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很严格的放贷控制很容易就会走向盲目放贷而导致坏账,最终就会出现上面说的悲剧。其实校园贷应该明确功能,消费型的贷款应明确查实,并且额度不能很高。而且要严格考量学生的还款能力,不能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特别是向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开刀。
作为学生,一个已经成人的人,虽然有消费的需求,但是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逞能,追求不现实的消费观,则可能就上了放贷者的贼船了。对于自己的物质需求要有所克制,如果仅仅是贷款消费则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其实校园贷可以为学校期间创业提供一定资金,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比较好的,但也必须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才能去贷款。
贷款者超前的消费观,导致了放贷者看到了这一群体的市场,放贷者则不顾贷款者的还款风险而一味地放贷,都是充斥了对利益的驱逐。对于校园贷不仅仅是放贷者和贷款者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目前大学生理财观念的缺失,不懂得经营自己的财产,不知道克制自己的消费冲动,这也与长久来独生子女的教育观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财商培养非常欠缺,要么大手大脚全给孩子,要么把金钱收紧,导致孩子对于金钱的观念充满了误解。
由校园贷引发的问题确实值得人们深思,这其中的社会矛盾有利益的角逐,也有教育的问题。对于是否叫停校园贷也需要考量,关键还是完善制度,加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