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时,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夜间点起蜡烛小新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

这是一段古代著名音乐家师旷与晋平公的对话,鼓励70岁的晋平公保持终身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第一个反应。师旷与晋平公的对话,突出“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从少年、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虽然学习的效果不同,但是学习是始终不能放弃的事业。这是每一个向上者的需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保持终身学习是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保证,更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终身学习,经常性“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从小爱动脑筋,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因家境不好交不上学费而中途退学,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帮工。失学后的华罗庚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自学达10小时以上,他的刻苦顽强终于在数学上初露锋芒,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推荐,华罗庚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的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法、德文,并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推荐他去剑桥学习深造,后来华罗庚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病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古作舟。”没有止境的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必要的。人要不断的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更何况信息时代的知识速度,,不能保持学习更新,终身成长,马上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生有涯,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科技发展飞速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学习实践知识,更要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因为知识也在日新月异,旧的知识会不适应这个社会快速前进的车轮,不努力的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做终身成长的践行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每读书,都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
    悦月流沙阅读 2,325评论 0 0
  • 阳春三月,我读了心理学畅销书《终身成长》。该书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她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
    含芬阅读 1,274评论 0 1
  • 本月,我读了德韦克教授的《终身成长》,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
    11书香阅读 3,392评论 0 1
  • 2020.2.4-day4-《终身成长》 阅读内容:第65-78页(第三章第一节《思维模式和成绩》) 阅读主题:成...
    心佳佳阅读 2,999评论 0 1
  • 最近接了两场《终身成长》的主题沙龙,以前做沙龙完全是基于樊登老师讲的视频,这次我决定要深刻理解一下书籍的本意,所以...
    康森爱学习阅读 2,57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