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去世,举国上下都在哀悼,就连女儿说她的朋友圈都是在向袁先生致敬。
一个国家开始发展,是从解决人们的温饱开始的,如果没有袁先生,中国的发展绝对不是今天的样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撬动历史车轮的人。
是什么促进是他而不是别人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是机遇、是坚持、我想更多的是责任。
如果当初他不认为吃饱饭是第一要素,他不认为别人吃不吃得饱饭与他有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初,都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却在后来的后来,有些人长成为造时代的英雄,好比所有流星的命运,一样都是陨落,而有些流星在陨落的一瞬间,释放巨大的光芒,照亮整个夜空。
显然,袁先生就是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读到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我们是寄居于时间大海洋边的寄居蟹,踽踽终日,不断寻找着更大、更合适的壳,直到有一天,我们无力再走了,把壳还给世界。一开始就没有壳,到最后也归于空无,这是生命的实景,我与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过。
这个生命实景中有人创造了巨大的壳,哪怕他在这个世界陨落,但他留给世界的是巨大的壳是,可以供后人享用的巨大的壳,正如袁先生一样。
林清玄说:“来是偶然,走是必然”。一句话道尽一生。
我在每天下班之后回步行,大概用时10分钟,那个时候来来往往的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和放了学的孩子,傍晚和煦的风间或有星星和月亮,以及满屏的人间烟火气。
每当那个时候我总会抬头看向天空,那一刻超脱了我自己,想象上帝在看着这芸芸众生来来往往的生命,也在看着千千万万人流中那个渺小的我。
万万千千人中,那个我,在时代巨大的洪流浪潮,被推着向前。
万万千千的人,总体的命运和归宿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便是每个人保持着的想法不同,每个人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执着与规划不同。
踽踽终日,不断寻找着更大、更合适的壳,这是每个人生命的状态。
“有没有比这更大的壳?人生不会有所不同?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这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洪流中,我改变不了流向同一终点的事实,但是可以决定这个轨迹轻微摆动的走向。可以决定去认识哪些人,决定与哪些人只是擦肩而过,又和哪些人要成为生死之交,决定去驯养哪朵花,是我人生的自主权。
我们最初来到这颗蔚蓝色星球,成为这个国家的人,以及生活在这个族群和他的文化中,还有选择自己的父母,并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来到地球上这个是我们生命前提的限定。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限制的前提下,创造了自己的命运。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上帝只掌握一半》,文中说: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
所以每个人在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我们拼尽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我想这段话对命运做了很好的一个诠释,每一个人有所不同,就是从想在自己的那一半自主权里获得更多开始的。
就好比袁先生决定要解决中国人吃不饱饭的信念一样。
每一个人,就好比皓瀚银河中的一个星辰,有些注定璀璨夺目,而有更多数,只是微弱或者完全看不见的光。
但最最重要的是,那颗星曾在那个位置出现,并且也用尽全力去闪烁,也曾经不遗余力地温暖了那寸时光!
此文献给为梦想而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