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是纠结患者,顾东顾西的,然后自己就压力山大,前路茫茫了。说句好听的叫想太多,不好听的叫闲的蛋疼。
你说你如果每天上班12个钟,睡觉7个钟,剩下5个钟各种业余活动学习晋升,忙的不知早晚的,然后你还哪来心思想那么多。
最近在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钟书天生“拙手笨脚”。拙到什么地步,到牛津后,第一次出门坐公车,下车未站稳,迎面摔断了门牙。所以依现在的说法,先生颇有女汉子的风采。
先生一生可分三个阶段,即留学时期,解放之前和解放之后。
留学时期,先生做了牛津的旁听生,平时照顾家务,没事旁听,最多的就是看书。解放之前,日子过得艰辛,先生与钟书一起赚钱,以得养家活口。解放之后,先生在清华打“散工”,说是懒散惯了,不想开会,实则跟照顾家事不无关系。钟书为人实诚,一生只做好分内事,不争不抢。先生跟着不争不抢,在这动荡的年间奔波劳累。
先生有言“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先生一家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人生已走到尽头。真应了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我们仨》
无欲则刚,不是要求我们没有念想,只是这念想至真至性。单身的时候,我们孤独,我们高傲,行之所致,苍天开路。结婚生子,我们相伴相助,胜似诸葛亮。
我们不畏将来,不念过去。人生路上不必在意,不必迷茫,做好自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