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原文:基本上,如果想成为好作家,就必须做三件事:多多阅读、仔细深刻地倾听,以及多多地写。同时,不要想太多,只要长驱直入文字、声音和各种知觉的核心,并且让你的笔在纸上写个不停。
核心概念转述:多读,多听,多写,也是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多听,倾听内心的声音,而这个听,也不单单依靠听觉,而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所有感受来倾听
个人经历: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在自己的知识库里面搜索了“倾听”两个关键词,出现了两大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如何有效沟通中提到要学会倾听,另外一个是阅读《当下的力量》中提到了要“倾听声音,但不要去判断它。聆听声音之下的宁静。触摸一些东西,任何东西,并感觉和认可它们的存在。观察你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感觉在你体内的生命能量。允许外在和内在所有事物的发生,接受万物的“本然面目”,深深地进入当下”。
结合这两段话,我尝试闭上了眼睛,进入一个无引导语的冥想状态:
开始进行腹式呼吸,一呼一吸中,感受到长盯着电脑的眼睛中有酸痛感后的放松,肩膀也跟着呼吸声中一上一下进行轻微的耸动;刚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里思考着,接下来的这个卡片如何书写,尝试寻找一些特别的词语记录着这个过程。不过,也随之意识到,我应该认真倾听身体的声音;没有引导语又如何,继续保持着深呼吸,脑海也跟着呼吸的节奏走,尝试听一下周边的声音。
用鼻子一吸,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是习惯了所处环境的味道,所以如果没有特别香或者臭,我的鼻子还真的察觉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
打开耳朵,听到了背后风扇“呼呼”的声音,楼上偶尔挪动不明物品的“咚咚”的声音,孩子的哭闹声,旁边还有父母的打骂声,远处路边隐约传来的汽车喇叭声;不一会儿,其他的声音都慢慢的变弱了,只剩下背后的风扇声。
就这样慢慢等着、听着,感觉时间已经过了许久,就睁开了眼睛;在睁开眼的时候,眼睛的紧张感消失了,没有那么难受了,一看时间,才过了不到5min。为什么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呢,是因为我们都对时间的觉察功能弱下来了吧,也害怕原本紧张的时间,变得不够用,害怕被浪费。
在年初的时候,我还会保持着每天冥想20min左右的习惯;但是后来随着事情或者所谓目标比较多的时候,就放下了冥想。但是,回过头想想,每一次冥想,每一次聆听的时候,都是给自己的大脑清空的好机会,反而会有意外收获。
行动计划:从今天开始,恢复冥想10min,给大脑清空的时间
出处:写出我心
日期:2022-10-23
字数:1007时间:30min左右(没有具体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