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崔锦铭把自己的工作地点选在了新一线城市杭州。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他一来看中杭州在互联网产业上的优势,二来喜欢年轻态的城市氛围和从容适中的工作节奏。切身体会和他的想象相契合。职场氛围包容、开放,没有明显上下级关系,给了他一展拳脚的空间。闲暇的时间,崔锦铭喜欢爬山、徒步运动,西湖边的宝石山、美女峰、北高峰,他都去过了。
章任祎毕业于江西一所高校,考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是他的就业首选。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源于对疫情之下就业环境的感知,另一方面也参考了父母的建议。章任祎有一些同学和他的想法类似,“大二、大三的时候,都说要找个私企,要闯荡、见世面。疫情之后,身边想选择国企、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岗位的人变多了。”
随着春招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们投入新一轮的求职热潮。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年度人数首次超过千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为了解青年的求职期待和需求,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中专院校学生和职场新人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就读或毕业于679所高校的受访者填写的有效问卷5244份。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受访青年欢迎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43.62%),事业单位(28.34%)、政府与行政机关(19.07%)排在其后。在受访者最看好的行业中,互联网、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行业排在第一位(67.04%),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4.07%)、教育行业(40.54%)、卫生和社会工作(17.79%)、金融业等(14.96%)。此外,有29.09%受访者在就业倾向中选择了“灵活就业”,仅次于选择“单位就业”(40.09%)的受访者。
二三四线城市吸引力提升,互联网行业热度不减
田晟隆是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四应届毕业生,他的求职之路一路“开门红”。2021年秋招时,他便拿到了3家私营企业的录用函。田晟隆家在太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求学十几年,从未离开过家乡。就业时他希望能继续留在家乡,在他熟悉的地方、在亲人身边,是他最向往的生活。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35.07%的受访者想到二三四线城市就业,想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则有32.32%,均超过了一线城市的26.40%。2021年3月春招季和9月秋招季,中青校媒的就业相关调查显示,想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受访者分别为28.04%和25.00%,而今年春招季,这一选项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长安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求职意愿趋向于“求稳”。“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受到干扰,求职者更愿意到国企、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社会声望较高的用人单位。”在李长安看来,中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说近些年这类城市的‘抢人大战’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二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确有提升;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就业容量有所降低,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此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二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工作压力相对较轻,也促使年轻人开始向这些城市转移。”
林晓瑞毕业时也选择了一座三线城市。现在,她在江苏镇江的一家企业做国际销售工作。“生活压力不大,幸福感强,而且也有很多机会和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我就读的外语专业在南方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又因为我的工作需要倒时差和国外客户沟通,所以我就想选择一个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城市,这样在我工作之后也能比较放松地融入到生活中巴瑞替尼片。我现在工作的城市离南京和上海比较近,这样在我有购物或者旅游需求的时候,出行也比较方便。”
新一线城市对求职者仍具吸引力。站在“春招”的潮头,计划跳槽的万雅楠除了“观望”本地的企业,还将目标投向了新一线城市。目前她供职于上海的一家互联网企业,“许多互联网大厂在新一线城市都有业务延伸,这类城市的本土企业也有非常多且不错的岗位,而且更为宜居。”
万雅楠直言自己陷在“被市场选择”的焦虑感中。虽然已有3年工作经验,她却表示并没有自信成功跳槽至心仪的岗位:“老话说‘金三银四’岗位多,但随着毕业生越来越多,与你竞争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常常“自嘲”自己是“互联网女工”,万雅楠仍希望选择互联网这条赛道。“一是因为平台广阔,拥有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发展速度快,个人能力提升也快。”她将互联网行业比作一片汪洋大海,“乘浪而行,也能走得更快、更远一些。”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互联网行业仍是岗位“菜单”上的“香饽饽”。中青校媒2021年春招季和秋招季的调查显示,向往这一行业的受访者分别占77.42%和64.31%,而2022年春招,互联网行业仍保持在第一热度(67.04%)。
江西师范大学的李丹希望自己能在互联网行业的沃土中“野蛮生长”,她在当地的一家媒体和一家互联网公司各有过一段暑期实习经历。对比两段实习历程,她表示“还是更想去互联网公司”。“感觉他们更愿意给年轻人机会,即便是实习生,也有深度参与某一项目的机会。”
半数受访者曾遇求职迷茫,超六成期待遇到带团队有明确方向的领导
章任祎是2021届毕业生,按照最初的规划,2022年的春天他应该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校园里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然而,2020年章任祎刚刚收到国外学校的录取函后不久,学校当地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各种新闻铺天盖地地砸向章任祎,他原本对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但就在那一瞬间,“我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何去何从”。2021年农历新年,章任祎发了一条朋友圈:“2020年,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与全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2021年7月本科毕业后,章任祎向英国的学校申请保留一年学籍,延后入学。现在,又经历了一次考研失利的他,一边谋划着继续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一边想着再考一次研,中间还得穿插着参加几个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从规划清晰,到四处撒网,章任祎心里不是滋味,但他想在短时间内,“给自己一个交代”。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在求职遇到的问题中,50.53%受访者选择了“迷茫,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40.21%认为较难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工作,29.63%认为获得工作的机会、渠道较少,19.31%认为疫情影响了找工作的节奏。
读研期间,崔锦铭也为未来迷茫过。“我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去想,不知道以后到底要做什么。”就在他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一位前辈成了立在十字路口的那块方向标。“他和我提到,隐私计算很有发展前景,我去查了很多相关论文,了解了行业背景资料,发现确实很有意思,是我喜欢的东西。”下定决心后,他就把目标瞄准把隐私计算放在公司发展的关键位置的单位。经过了一番对招聘单位的研究,他最终选择了现在这份工作。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65.73%受访者期待遇到带团队有明确方向的领导,47.65%受访者喜欢给员工发挥空间的领导,47.62%受访者偏爱耐心、能教人成长的领导。在不同类型的同事中,“合作”(60.55%)、“真诚”(50.48%)、“领导力”(43.95%)、“专业”(40.50%)等,是受访者喜欢的特质。此外,80.91%受访者不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同事,“只会说不做事”的人(47.46%)、“甩锅侠”(42.18%)等,也是受访者不希望遇到的。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艾敬亭自称“话痨”,“大胆表达,快乐工作”是他的信条。“我希望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拓宽思维和对行业的认知,和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而“大胆表达”也是他对工作环境的期许:“希望对内汇报和对外输出的时候发挥创新性,不会担心说多说错。”
“最好的状态就是公司像一个大家庭。”万雅楠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注重团队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人,“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关心,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谈及未来期待的同事,万雅楠表示自己最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如果不幸加入了一支‘背刺成风’的团队,我会毫不犹豫地逃走。”尽管常常诉说忧虑,她仍非常期待未来的职业生涯。“期待那个在职场中快速升级的自己。”万雅楠坦言自己仍有无限前进的动力:“希望我能成为工作中那个可靠的‘扛把子’,也能成为同事眼中那个‘既是战友又是朋友’的伙伴。”
“向前看”胜过“向钱看”,六成受访者会因没有成长空间跳槽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择业时最看重工作单位的发展前景(69.76%),此外还有工作方向符合自己的专业或喜好(34.57%)、工作单位价值观(33.33%)、个人成长机会(32.86%)、工作单位规模和实力(27.23%)、工作是否稳定(22.79%)等。相比于高薪,工作中的提升和工作的意义更被这届年轻人看重,成长(66.55%)、价值感(52.61%)、高薪(42.22%)依次排在受访者看重的工作价值的前3位。而63.88%受访者表示,会因没有上升空间而跳槽。
尽管寻找方向的路途中频遇荆棘,但章任祎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谈及工作中最看重的事,他将实现自己的价值放在第一位。于他而言,从事一份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一条路。
在选择工作时,河北一所高校的研三学生毕海跃会优先考虑工作的平台和成长空间,工作氛围、薪资、工作强度和福利依次排在其后。“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学习、多成长,我觉得自己可以吃苦。”不过,足够的假期也是他非常看重的工作福利之一,“这和‘吃苦’不冲突,能休息的时候就要好好休息,如果工作需要肯定也要‘冲’。”在他看来,“劳”和“逸”要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在意的工作福利,是租房或安家补贴(70.04%),其次是足够的年休假(66.88%)。定期免费体检(38.20%)、育儿假(35.20%)、交通补贴或免费打车(33.43%)等,都是受访者关心的福利。
说起福利待遇,林晓瑞最认可的,是她所在的公司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宿舍。“这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友好’,节约开支,而且不用操心租房子。住在公司宿舍,上下班也很方便。”
李长安观察到,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对工作的要求中,职业发展前景、自我价值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虽然薪资和福利也很重要,但实现自我价值的优先级更高。“目前大学生就业规模大,怎样更好地满足就业需求,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年轻人追求就业质量,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多给年轻人提供发展空间和友好的环境,对人才吸引有很大助益。”
经历了考研失利后,李丹开始紧锣密鼓地进入求职时间,她将求职目标瞄向了北京,“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数量多,岗位需求也大,应该会有更多发展机会。”对于有可能面对的通勤和租房问题,李丹希望未来可以找一家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企业:“工作辛苦一点也没关系。”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份“意向企业”的名单,按照自己的优先级分批次投递了简历,等待回应的过程焦灼又充满期待:“希望能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让我有勇气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