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桌文化起源于古代,属于餐饮文化之一。
中国古代的筵席是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较之上朝的紧张严肃,宴会时团结活泼的气氛更能把有些事情悄无声息地敲定下来。根据史料记载,好宴饮的唐人一般会从上午就开始吃吃喝喝,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才散场,而到了清朝,很多朝廷举办的宴会甚至会夸张的持续三五天。这时宴会即是填报肚子,也是社交娱乐,更是政治活动。
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众人除了观看歌舞表演、欣赏乐器演奏,自然就是相互间谈话。话聊得无话可说的时候,自然只有喝酒。光喝酒也没意思,于是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酒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有意思的是,劝酒源于敬酒。在古代,敬酒是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划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晚辈敬长辈、下级敬上级。敬酒一般是下对上,相对没有强制性。但上对下敬酒,是必须回敬的,这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
在《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张飞喜欢在营中召集众军官喝酒,猛将张翼德劝的酒大家都必须一口干,谁要是不喝就打谁一百军棍,当时他的下属曹豹不会喝酒,连连推脱,张飞大怒要打他一百军棍,众将士求情。张飞才改为抽他五十鞭子了事。
张飞可以看作是服从性测试。
现代的酒桌文化也一样是服从性测试,不喝就是看不起人。
老一辈人掌握全部的生产资料,年轻人为了生活过得更好,只能顺着老一辈人,陪他们喝酒,他们高兴了,才会赏你饭吃,这时候酒桌文化盛行。
那什么时候酒桌文化会消亡?
科技带来的财富增量,年轻人可以外出奋斗,不必依赖老一辈人,就能活的很好,酒桌文化消亡。
人类是聚居动物,分工协作是人类的主要生产形式,因此产生情商、酒桌文化....
前几天我去朋友家和喝酒席,我本来是和不喝酒的人坐在一桌,而我喝酒的朋友坐在另一桌,他们看到我后,就叫我过去和他们一起坐,我就不想和他们计较,我就坐过去了。这时,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哥们也被叫过来了,这些喝酒的朋友一起“灌”这个哥们,这哥们也很不情愿的,但他又碍于面子,而且这么多人一起“灌”他,他也不好拒绝,下桌后他直接吐了,躺在我朋友家躺了一下午,还一直说头疼,到了晚上,晚饭都没吃。
而我在一开始我就说了我不会喝酒,他们也劝了,但我再三说明我不会喝酒,再时候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了,所以他们喝酒时,我就一直在干饭。
在吃饭时,我观察到,十三桌子客,喝酒的只有五桌,这些喝酒的客人大多数是中年人,年轻人少一些,那些不喝酒的大多数人是年轻人。
现在这个时代,移动网络普及,年轻人完全没有必要依赖老一辈人。
一个会整活的男人,可以通过开直播吸引很多粉丝,带货赚钱,没必要依赖和服从任何人。
一个有着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对外输出,不用人脉,仅靠付费咨询和打赏,收入就可以吊打多数人。
一个会抹腻子的中年人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赚取工作外收入,也不用依靠任何人。
这在样的背景下,酒桌文化就会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