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即人们不能够回忆起本身而能在行为中证明其身后效应的经验。
内隐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没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能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
对于内隐记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在心理学研究的描述水平上,从现象上看,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在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在操作中自动地起作用的现象。这反映出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从研究模式上看,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从测量上看,内隐记忆是一类记忆任务,这些任务并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的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去完成某些操作,在被试的操作中反映出其所学内容的作用。这就是间接测验,也可称内隐记忆测验或不自觉记忆测验。
(二)在心理学研究的解释水平上看,Tulving、Squire等在对记忆的试验性分离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设,即多重记忆系统理论,推测记忆系统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个在技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
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解释(列举3种)
内隐记忆作为人类记忆的无意识形式,在试验性分离中得到了证实,但在解释这些试验性分离现象时,出现了不同的理论特点。
(一)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的核心是,记忆的试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从而改变了过去将记忆视为一个单一系统的观点。概括地说,多重记忆系统理论把记忆看做是由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同一操作系统之内,加工过程间的关系,在不同操作系统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允许每一记忆系统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
在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中,Squire把记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能较好的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扔保持完好。
(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记忆的试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试的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并且认为内隐与外显记忆的系统只有一个,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之间的试验性分离是测验所要求的心理加工过程的不同而已。
加工理论试图从两种记忆编码和提取过程的本质和关系来解释两者不同,认为外显记忆属于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加工,内隐记忆属于自下而上的信息驱动加工,并且两者都依赖于记忆系统中预存的整体表象。加工理论所强调的是测验的知觉和概念特征,而不是间接和直接特征。加工理论能成功地说明正常被试的两类测验间的试验性分离现象。
(三)激活扩散理论
该理论认为内隐记忆测试时的启动效应是由于对以前存在的表象、知识结构或语言标志的暂时激活。激活是暂时发生的,与建立新的记忆痕迹所需的精细加工无关。一个被激活的表象很容易在内隐记忆测试时在脑中一闪而过,但并不包括与它有关的上下文信息,因此激活的表象对这一段落的外显记忆没有帮助。
或者说,内隐记忆没有保留形成一些记忆的情节性事件,但激活了网络中某些节点,这种激活是自动的,它可能达不到节点的阈限水平,而是提前了节点的激活水平。由于节点的激活过程具有积累性,从而使这些节点更易于激活,表现出启动效应。目前在字词方面许多启动工作都沿着上述理论路线进行解释。
内隐记忆的研究简史
1985 年Schacter 和Graf首次提出了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内隐记忆”一词源于间接测验的设置,它是一种不同于回忆或再认的、新的记忆测验,包括词干补笔、残词补全、模糊词和图片的辨认等。
内隐记忆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内隐记忆概念的提出有赖于实验室中关于间接记忆测验的大量经验证据。最初, 以Warrington 和Weiskrantz(1968 , 1970 , 1974)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设计了词干补笔和残词补全等间接测验, 以遗忘症患者为施测对象, 成功地发现他们的成绩接近于正常被试的测验结果。以此为基础, 1985 年, Schacter和Graf 以正常人为被试, 在记忆的间接测验中也发现, 被试过去的经验能够无意识地显露出来。他们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称为“ 内隐记忆” , 与之相对应地, 研究者把传统记忆测验(即记忆的直接测验)所对应的记忆现象称为外显记忆。
人们从遗忘症患者的间接测验表现中发现了内隐记忆现象,而针对正常被试的大量任务分离实验,则使一种新的无意识记忆系统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并对内隐记忆的特征表现作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