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在忙乱疲惫中走过,似乎过得很充实,内心却最清楚自己很焦虑,很茫然。
从小便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写日记是我一直保持下来的习惯之一,近几年也利用网络断断续续抒写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不为别的,只是喜欢,如同相知多年的朋友,文字是我奔走红尘中最温暖的寄托。
因为文字,我知道了生活中更多可以让人生变得越发美好的方式,阅读、朗诵、写字、唱歌、运动、旅游...... 因为文字,我了解了远的近的那些把许多事都做得很好的人们,他们充实快乐而又优秀。我欣赏他们羡慕他们,我也喜欢这些给人生带来意义和价值的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好的事物,我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和那些优秀的人们一样,有着不凡的成就,有着多才多艺的魅力。
于是,借助智能手机,我下载了看书听书、诵读、唱歌等软件,买来了心仪的书籍,制定了运动健身计划,费尽心思的安排着业余时间和上班间隙的零碎时间,遥想着心目中完美的自己,努力开始了自身的修炼打造。
我忙碌着,自以为是的努力着,亢奋着,激动着。每一天不睡觉的时间被我划为许多小块,各自安排我梦想的每一个小部分,早起锻炼,上班零碎时间看书积累,午饭后诵读练习,上班路上听书,下班回来写字练歌,深夜记录我的生活轨迹。
一度时间我过得很快乐很充实,很开心。累了我便调整,困了我便稍事休息。日子似乎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在延展,我苦心经营着让自己变得完美的梦想而乐此不疲!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体力不支,精神涣散,身体的小毛病频繁出现,每天的计划也渐渐地无法按时完成,焦虑由此产生,心情烦躁的时候慢慢增多。常常是做着这件事想着那件事,原先因为喜欢而做的事情现在往往成了完成任务。而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我又发现,家务活一塌糊涂,衣服没洗地板没擦,做饭也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睡眠质量急剧下降。
清楚的记得,那天下班回家,疲倦至极的我斜靠在沙发上,想着还有许多事没按计划完成,心中不由涌起莫名的烦躁,目之所及,茶几上狼藉一片的样子更是不忍目睹,瞬间爆发一股冲动,双手狠劲一挥,茶几上的所有物件被我划拉一地,掌柜的愕然,我也被玻璃杯碰地而碎的声音惊呆了。
那一晚,我抛下了所有的原计划,不再写字,不再看书,不再做家务,掌柜的适时地收拾了我一挥手造成的混乱,然后拉我出去散步。
其实,我是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的,我也知道不该太贪心什么都想做,可是我却无法控制自己什么都无法割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毛病让我好矛盾好困惑!
沉默过好一阵子,又活跃过好一阵子,循环往复,似乎无法改变!
直到身体又一次以病痛折磨的方式发出警告,直到我曾经多才多艺的室友用行动告诉我,谁都不可能是全才,无数次的尝试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用轻松的方式做好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才是最聪明的态度!
那次患病,医生告诫我再不可劳累,尤其不能思虑太多!
思虑太多?难道不是吗?换一句话不就是欲望太多了吗?
一直以清心寡欲自居,岂不知自己所谓的“寡欲”,仅仅是物质上经济上的不过度追求,而在内心深处,做到“清心”了吗?而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贪欲”吗?
为什么不试图活的轻松一些?为什么不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坚持只做好一直喜欢一直没放弃的那件事?心无旁骛就真的那么难吗?
停下脚步的日子,我明白了很多,我也放下了很多。
前方的路还长,负重太多只会半途而废,卸掉不必要的牵绊,专注于内心真正喜欢的一件事,不仅不会疲倦,反而会更轻松更快乐更高效。因为,喜欢的事无需费心计划,更无需刻意坚持。
终于明确了方向,感觉真的很轻松,坚持做好一件事,人生从此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