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太极智慧的核心原则,即对一切法的全面接纳和转化。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排斥或执着,而在于理解和运用。不舍、不拒、不住、任运、转化、成就。
我们也应当去接纳和理解生活中的多样性,而不是简单地排斥或执着。这种智慧有助于我们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通过转化和成就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12.
当我们彻底放下了自己,就成了道的河流。
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彻底放下自我,与道合一,成为生命之流的一部分。当我们能够完全放下自我,不再被个人的欲念和执着所束缚时,我们就能与道合一,成为道的河流,自由流淌。
13.人类生命的幻象分为三个层次:外现层的功名利益、中间层的爱恨情仇、以及核心层的生老病死
这般诸多幻像也造就了诸多烦恼
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我们可以穿透这些幻象,达到真正的自由。
戒,破除一切执妄。
定,安详充满心灵。
慧,遨游智慧之海。
达到这三点,将破除一切烦恼与幻想,获得真正的自由。
14.人生和修行的真谛在于舍得。真正的获得往往来自于慷慨的放弃。
通过舍去外在的功名利禄、情感的爱恨情仇、以及对小我的执着,我们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智慧、慈悲和自由。
舍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释放自己,还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生命视野和更深刻的精神满足。
舍得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智慧。
15.宇宙万物以及我们内心世界的共同特性——无常。
无论是外在的自然现象还是内在的心理活动,从宏观的宇宙现象到微观的内心体验,所有现象都在不断地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无常、无我、性空或空性不仅是佛教哲学的概念,也是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我们应当去超越对寻找实体的执着,通过理解和接受无无我、性空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