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毕业季来临之前,先毕业了

过完五一假期,第一天上班就通知开会,会上就发现此次“毕业”的名单中我榜上有名,然后下午就交接工作,第二天就在新的位置到岗了。

很赶,很突然,但有点不那么意外。

这次毕业并不是失业,而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工作调动。但对我当事人来说,确实是相当于换了份工作。毕竟同事换了,工作环境换了,所有的的东西都是新的。

一、关于那些人

原本我们部门是有6个人,都是90后,关系非常和谐,工作量很大,但总体上只有身体上的劳累,打工嘛,这个很正常。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变化的了呢?大概是两年前?以前我们的副部长,后来的部长,再后来的副总经济师,考公上岸后,从财务空降过来统筹工作的副部长开始?

当时,我也是通过遴选上来副部长,从当时一直到现在,我并没有与她有半分“争权”的意思,甚至我只想躺平,安安静静地做个业务骨干,对往上爬并没有什么兴趣。只不过,可能我跟她的级别一样,业务上又比她更加熟悉,很明显对我是有些许防备的。比如说,当时上层领导调动,我邀她一起去汇报工作,她说没有准备好,等我过来大概一个小时再找她的时候,她却说已经汇报过了。我瞬间明白过来了。以至于我从别人口中听说大领导说过我作为副部长从来没有跟他汇报过工作的事,都没有单独去过大领导的办公室。

没过多久,公司上层领导又有变动,然后她和另一位同事以及原来的财务部的负责人各升了半级。事情就变得更加微妙了。我们部门本来就6个人,一下子有了两个副部长,一个部长;部门外还有一个协管的领导,一个分管的领导,总经理还直管,公司负责人也直管……话事人多了,很多简单的事情就开始变得不简单了,以前可以直接干的事,现在要层层汇报,层层决策,要是领导的意见不统一,我们这些人真的是瑟瑟发抖,有时候不知所措,只能等最后交给最高决策机构来拍板。

这样一来,分管领导要开例会,直管领导要开协调会,公司负责人要开专题会,金融机构的过来要开调研会……还有别七七八八要参加的各种会,本来工作量就大,有时候一周有一半的时间居然在用来开会!当然,晚上、周末开会都是正常操作啦。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工作都需要付出更多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工作节奏就更加的快,临时的工作就更多了。本来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小伙伴,遇到临时性的工作当然是避之不及了……后果就是相互扯皮和相互推诿、相互甩锅的情况愈发频繁。部门里的关系就变得没有那么和谐了。

所以,当听说兄弟单位要人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副部长第一时间报了名。本来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好久,以为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抽出来了。

二、关于那些事

就在那天的会上,领导说这边的同事要尽快与之前的单位迅速脱钩,下午就要开始交接。等我回到公司,我问部门负责人,我跟谁交接?她说暂时没有人,让我先列个清单出来。

然后我列了我日常的工作和正在推进的项目,还不少,有18项。直接甩在了原来的工作群,并单独“艾特”了群里的几个领导。

然后就在前天,群里的同事私下跟我说,后面他们把那个清单打印了出来,开了会,结果一项都没有分下去……因为他们发现,有很大一块的工作,部门里只有一个跟我同时通过招聘进来的老同事会搞,另一个新同事之前我带着摸索之外,其他同事还真不会搞……那两个同事肯定就不愿意接手啊!毕竟这一块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量也不小,却并不在绩效考核的范围内!

然后昨天,我们新单位的部门同事,和老单位的同事,一起开了个会,会上各自汇报了最近的工作进展,发现还是几个月前就在讨论的事情,至今并未有解决,同时大领导也表示,我这次的调动,会给原来的部门新增两个新同事。

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方面原来的同事除了空降的部长和新来的同事,剩下的加上我一起4个人都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到的这个部门,并肩工作了4年零两个月。本来相互间的默契和互补配合得蛮好的,最后这样的结局,只能说不算一个不好的结局?

三、关于其他

现在想想又觉得蛮幸运的,现在的工作地距离我家通勤估计得有半个小时以上的车程了,可以预见的是,每个月的油费得翻倍了。要是碰到节假日高速免费的话,还能从我家附近的高速口直达单位附近的高速口。还是20分钟左右。这个通勤时间要是放在深圳,感觉没啥,但在我这个小县城里,相当于横跨了城市的南北了。而我说的幸运,是年前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看中了之前公司附近的一套房子,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终究没有下手。现在想想幸亏是没有冲动啊!

关于新的工作,其实工作内容并没有变化,除了同事换了,对接的其实还是之前的那几个银行,都是熟人,对我来说,只不过换了一个办公室而已。

小县城嘛,终究都是一个小圈子,未来跟以前的老同事打交道的地方估计还有很多,以前的那些小心思从我交接完后,感觉一切,又一下子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