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牡丹花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看到朋友圈里一人发了几张牡丹花盛放的图片,文案配的是刘禹锡《赏牡丹》一诗中最著名的两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照片上的牡丹花真是堪称一绝啊!花朵硕大、花瓣繁多,层层叠叠地围绕着花蕊分布,仿佛隔着手机屏幕都能闻到那淡雅的花香。恍惚间,我又看到了奶奶正弯着腰给那株牡丹花浇水的样子。

又是一年牡丹花盛放的季节。仔细想来,我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好好看过牡丹花了。不知今时的牡丹花,盛放的姿态是否还一如当年?

奶奶喜欢养花,儿时的记忆里,门前屋后的空地上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关于这些花的来源,真的是百家齐凑——去东家剪了几株月季回来,去西家又要百日菊的花籽,左边一片美人蕉,右边几株芍药,还有凤仙花、太阳花……这万紫千红的花朵,把光秃秃的院子点缀的绚烂多彩,也让奶奶的心里装满了整个春天。其中,最耀眼夺目的当属那株牡丹花,花团锦簇,花香四溢,在初夏时节绽放出了全部的生命力。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已。在古代,牡丹常被用来装饰宫殿、园林,并出现在各种吉祥图案之中。在民间,人们也喜欢用牡丹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会在家里摆放牡丹花,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奶奶的牡丹花也不例外,粉红色的花瓣怀抱着亮黄色的花蕊,花瓣从大到小、层层叠叠,在阳光的照射下,硕大的花朵显得更艳丽了。相比之下,牡丹花周围的姹紫嫣红的景致,就显得黯然失色了。过路的人经过时,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赞美它一句:“这花开的可美啊!”奶奶听后喜笑颜开,望着牡丹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的身姿,视线久久不肯离去。

奶奶精心的呵护着她目之所及的这些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尤其这株牡丹花。在雨水贵如油的春天,她怕花太干涸而缺水,所以常常带着我一起给花浇水。给别的花把水都浇完了,最后才来到牡丹花前停下。她围着牡丹花根部的土壤挖了一个圆圈,小心翼翼的把桶里水沿着那个圈倒进去,等水渗透的差不多了,再用铲子一点一点地埋起来。我不解地问道:“奶奶,您是不是最喜欢这株牡丹花?”奶奶心有所思地回答:“是啊,你看她多娇贵!”年幼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知道牡丹花哪里娇贵了。

奶奶去世多年,直到有一次我和姑姑聊天,她无意中说起那株牡丹花竟是奶奶当年的陪嫁物品之一。我才恍然大悟,也突然理解了奶奶为什么只钟情于那株牡丹花。原来在那些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里,奶奶远嫁他乡,带走的不仅仅是一株牡丹花,而是浓浓的亲情和割不断的乡愁。她在为生活操劳的同时,仍然在内心深处留了一片徜徉的花海,而在这片花海里,独有一个牡丹花的专属区。

那株牡丹花是奶奶大半辈子生活的见证。从一个活泼明艳的少女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有所依靠的故乡到被人依靠的他乡,奶奶像那株牡丹花一样,历经风吹雨打,依旧年年如期盛放。

初夏时节,牡丹花盛开,冠绝群芳。

奶奶思念的是牡丹花的故乡,而我,思念的是有奶奶的故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班途中,突然瞥见路边的花坛里有一株牡丹花。在这个异乡,很少见到牡丹的身影,但只瞥一眼,我便确定,那是牡丹。 回家...
    君沐心阅读 2,994评论 1 5
  • “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阳春三月,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全国各地积极组织返岗复工、预备开学...
    慧言悟语阅读 4,032评论 1 5
  • 我家花园里长着两棵牡丹,一棵开紫花,一棵开白花。 紫牡丹立身于花园西南角阴暗潮湿的角落里。这是一棵孤傲的花,主干只...
    骏马悲嘶阅读 4,731评论 9 12
  •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我想,牡丹被贬洛阳的故事,可能是牡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轶事了,甚至比之于她的国色天香、...
    七号线上阅读 1,007评论 0 4
  •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 初次见到牡丹,觉得它既不显得富贵,也称不上...
    水青雨林Linda阅读 3,8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