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世界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据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体现为:(一)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所获得的知识。(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与冰冷的科学世界相对应的洋溢着生动"主观性"的世界。(三)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实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亲身实践就是即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生活,获得知识与智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潜力体现在(一)重䢖课程观一一弥合个体与课程的断裂。(二)重䢖教学观一一弥合个体与教学的断裂。(三)重建学习观一一弥合个体智力与人格发展的断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体现在(一)流于技术的操作,缺乏整体的规划(二)与学科课程的割裂,缺乏探究的深度(三)以事实研究为目标,缺乏价值的关照。
钟教授站在教育的前沿,以其独特的视角早在十多年前就综合课程开展的实质、潜力与问题作岀了指导与分析,时至今日对我们综合课程的有效开发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的方向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