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自驾路上,与南风先生聊到关于慈善的话题。
去年目标营课程上,很多小伙伴把慈善作为人生重要命题,在写这一项目标时,大多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
似乎有这样的共识:做慈善除了有好的发心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像很多明星名人,成立的各种慈善组织,会吸引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较大的财力来做慈善,但慈善真的是有钱人的“特权”吗?
非也!
西方的慈善是以救世主的姿态,直接给穷人发放食物和生活物资。穷人发现靠救济就可以生存下去,于是没有动力去劳动去挣钱养活自己,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一旦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威胁,直到阶级矛盾冲突恶化,社会不再安全。
我们见过很多的慈善公益都是对受灾群众发放救济物资,捐款捐物。给穷困山区的孩子捐书捐衣服捐生活用品。
我认为,真正最伟大的慈善,应该是契合授人鱼如授人以渔的思想。
比如说我们的脱贫攻坚战。
脱贫不是捐款捐物就一劳永逸的,脱贫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问题。
让接受捐助的人有尊严,让他们掌握生存的技能,再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成果。
最终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和谐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