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5 星期四 晴
今天有几件事挺高兴。
事情一:早餐前找校长问昨天关于参加“悦读深耕”种子教师的事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校长说,不用太在意这个那个要求,大家都不见得怎么样。只要把材料送上去,机会还是很大的。有了这番话,我感觉心里踏实一些了,接下来几天就要着手准备填表和材料了。
事情二:昨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个人赛海选结束后,语文老师开了一个短会,校长强调下周“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一定要有质量。于是,大家更加卖力在做准备,买服装的买服装,排练的排练。原来说统一穿校服的,可评委认为这是不动脑筋的表现,首先态度就不行。便想着也买一套吧,上网一搜,春秋款都不便宜,想想还是算了吧。
一年级的学生实在不擅长集体朗诵,可以说这是短板。那么,怎样才能避开这个弱势,使结果出人意料呢?这就得想办法了。所以,我的思考前提是:1.一般学生穿校服,主要学生穿其他衣服,最好也统一,因为人少可以去别班借几套。2.不搞集体朗诵,但其中穿插一两段小组朗诵,这样就避免了人多不整齐的情况发生,同时也突出了会朗读同学的优势。毕竟这次集体比赛除了朗诵外,还可以做一些其他文章。
基于以上两个前提,结合一年级的特点,我构思了一下整个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和好友商量了一下,自我感觉还不错。为了增加砝码,我又游说学前班的两个老师来节目里客串,她们欣然同意了。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就是着手把这个原创剧本写出来,并抓紧时间排演了。
事情三: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的边上,离镇上又隔了一些距离,有些快递不送到学校,需要自己到镇上的快递点拿,非常不方便。有一个快递已经到了一个星期还没去拿来,今天突然想起可以请在镇上的家长帮忙拿,明天由孩子带到学校。说干就干,子峰妈妈一口答应了。下午少年宫时间,又突然想起她叫子峰带给我的新鲜薄荷还在他的抽屉里,便叫子峰拿给我。
说来也是记性不好,这袋薄荷其实昨天早上就带来了,子峰没想起给我,我也忘了这事,下午放学他又带回去了。今天我也是下午倒数第二节课看到他从我眼前过去才猛然想起。瞧瞧这记性,以后有什么事还是记在本子上为好。
事情四:下午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原来是以前的一个学生打来的。他说要我的地址,想给老师送一份充满惊喜的礼物。教书这么多年,就属他最感激我的教育了。他曾是班上非常调皮的学生,成绩也是倒数十来名,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调皮捣蛋的“羊头”。后来因为机缘参军进了特种部队,年前被保送到北京进修。回想起二十多岁时曾经在村小教他们一班学生的那几年,真是有太多的回忆。可惜的是,那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强烈的写作意愿,很多事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模糊了影子。那些故事,等有时间了再来回忆写下来。
事情五:晚上,在群里看到有蒋军晶老师的书免费领,开始以为只有一本,想想要在朋友圈劳师动众求点赞,实在脸皮薄。后来发现是一套四本,有的人已经领到了,想着也号召班上阅读群里的家长帮忙点个赞,三十个赞也不是什么难事,就硬着头皮做了。像我这样极少发朋友圈、基本上不关注圈的人,真的感觉特别不好意思。所幸的是,付出了面子,得到了这套书。
前几天报名参加了蒋老师《作文敲敲门》的共读,这套书五本168元,今天又得到他的另一套《猪猪猪,不见了》,关键是免费的。哈哈,期待后面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