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啃了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书中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实例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整套思维能力体系知识,着实对我的思维有较大的冲击。其实我们的思维或许也都是朝书中这个方向演变的,但是之前不成体系,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导致我们实践有余,思考不足,可能已经做了不少的无用功。怎么形成系统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一些引导我们可能会一直不得其道,终日思绪万千却无一落实的成果。虽然要达到作者提出的思维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是我们可以已此为据,在每一时每一刻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把点滴成果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让自己硕果累累。
我们是否有以下这些问题:
怎么从假设得到结论?如何证实结论?结论产生解决方案,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提案?
你相信媒体报道吗?你是否能洞悉事情的本质?你是否每次都是赞同别人的观点而不去探寻真正的根本原因和真相?
在遇到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你是否有恐惧感?
如何让我们的灵感涌现?如何预测未来的世界?如何打破行业既有规则,发现未来的商机。
碰到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是逃避还是尝试解决?
以下是读书笔记:
第一章中作者已自己的工作经历,阐述了在工作中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科学思考的形成,作者从到管理咨询公司的工作开始,已思维能力的特长出色的进行工作,达到了与众不同的高度,32岁出畅销书,并提出我们需要怎么来锻炼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
对于结论的论述:不能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证实或者推翻假设,得到结论。现象和本质的不同,要找出表现出来的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实地访谈是找出真正原因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是需要有验证过程的,得到结论之前,一定要挪动双腿亲自走访现场,研究数字之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不一定准确的。结论是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不能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那结论也没有什么可执行性,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这一整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一个整过程闭环。
有何证据?基于什么分析得出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基于这一系列问题的逻辑思考和交流。累积事实才能得出结论,有结论就要有总结和分享,比如作者会把所有做过的事情做一份手册,让任何人都可以据此导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在进行提案时我们需要的构成方式,构成结构,讲述要点。首先提一个建议就够了,有事实为证,是调查结论。提案的构成主要包括:业界动向,其他竞争公司的动向,客户公司的状况分析,改善条件,解决方案,建议,计划步骤。
研讨的思路,不能说把问题列出,然后自问自答,就以为揭晓答案了。如果只看到现象,绝对无法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以及能够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法。
将演讲文稿熟记于心的方式让你提议时更加具备气势。有两个锻炼方法:"不要看稿子,利用五分钟把内容全部说一遍","抽掉一页继续说下去"。
支撑结论的"金字塔结构法",金字塔结构法是导出解决方案逻辑思维的关键枢纽。训练方法:由下往上堆积或者由上往下推出结论。确保整体理论的一致性。应用金字塔结构法,最后一定能够导出有信心认为是绝对正确の结论。如果信心不够,要么逻辑结构出了问题,要么是印证假设的数据或证据不够齐全。如果金字塔的基石有空隙,那必须重新搜集能够证明假设的证据来填满空隙。
第三章阐述洞悉事情的本质,你能洞悉问题的本质吗?作者首先抛出疑问引导我的思考,从媒体看到的报道各种事件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这些报道的真实性和本质事实是否有巨大的差距,作者提出我们不要轻信媒体报道,媒体一般都只是转述表象或根本就是没有思考拍脑袋得出来的结论。
在公司事务中洞悉事实的方法:对事不对人,要有说服老板的勇气,公司不能是同类人的集团,要能有不同的声音,否定自己,避免u形管和j形管现象,股权结构了解背后真相。
在找出真正答案之前,只有花时间,不断思考真正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验证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四章讲非线性思维,作者从学生时代起,就不轻易赞同别人的观点,所有别人说过的话和言语,都可以追本溯源的找到内在的原因本质,如果不去追溯原因,则思维也停滞不前。不能完全相信经济学家,跳出专家说,跳出体制,我们要有自己的论点,别人说过的在当今世界里很有可能就是错的。
讲述当今教育的弊端,我们都是在有标准答案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校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标准答案,没有思考答案的过程。北欧强大的原因也归功于开放性の教育环境。没有答案我们会产生恐惧感,只有没有恐惧感才能说明我们的思考方式成功转变和升级了。
已面试为例,需要面试的是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而不是通过百度就能找到的标准答案。比如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先说前提,再说对策。在各种生活氛围中不断储备自己的智慧。对自己投资,培训自己的思维能力。把生活过得简单,才有时间思考,应该思考的事情,我会彻底思考,对不太需要思考的事情,我则尽量减少思考,绝不没事自寻烦恼。这种生活模式让作者有喘息的空间。
第五章讲述如何能让我们的思维构想涌现,作者提出灵感不是偶然的,而是要通过我们的思维训练带来的。首先对事物抱持疑问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假设和验证产生结论,在日常生活中不停的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才能行成好的构想和创造出出类拔萃的设想。
先摆脱陈旧思维,比如想象5分钟后的云彩,接触不同的东西,不断的在各种时间进行脑部的刺激。
思考就是对自己提出疑问,思考要有紧迫感。也需要和互相否定打击对方的朋友。
第六章你能预测未来吗?提出这种疑问,引人入胜,给我们解读了怎么通过逻辑思考来进行未来事物的预测,日本房价的事例,我们怎么才能拆穿政府、媒体和开发商的谎言,必须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答案,包括土地供应的充足,外资企业的撤离,倒闭企业增多,重工业企业从近郊搬离,农民放弃耕地,大量土地闲置,建筑费用下降。从这些事实来看,地价会大幅下降。而在银行业方面,作者观点是只要保证储户的安全,银行倒了不会对金融业产生大的影响。
以如何预测五年后的移动电话为例,逻辑思维的步骤为:先分解功能再思考,思维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充分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和筛选真正的市场需求,比如:傍晚自动拉上的窗帘,自动设置温度的水箱,自动暖气,自动补足冰箱用完的东西等,没有对普遍的用户思维进行充分的调查,你不会发现这些功能其实没什么用。
成功模式要素总结:明确的事业领域,分析现状进而推断未来,针对因果关系来设立简洁又说服力的假说,专注自己选择的方向,必须不能忘记原来的基本假设,排除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形但不偏离原则。
第七章中作者讲述突破既有价值观的思维能力,开拓者的思维,已苹果摧毁cd零售商的例子,突破旧思维的开拓者通过创新直接使老牌企业破产,创建新的行业秩序,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其实商机就藏在四面八方。
作者提出的看不见的四个经济空间: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互联网经济,倍率经济。所有领域都会改革。
可以突破的人和突破不了的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碰到自己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是逃避还是尝试解决。商业战场上,只有把自己的头脑磨亮,才能有一天变成神枪手。
书中思维训练练习题:
如果我职位比现在高两级,怎么解决公司的问题?首先你会做什么?举出公司不这么做的三个理由。
说话的逻辑训练法,半杯水训练法。说话训练,才能做到提案时说的头头是道,符合逻辑。
统计去年你花了多少时间在交通以及工作上,计划表上空闲的时间,占了多少醒着的时间?在这些空闲的时间里,我做了什么?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怎么提高效率?怎么分配时间。
读完每天的报纸,提出五个疑问。思考自己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怎么样的调查,是否可以提出更完善的报道内容。
通过逻辑思维想想五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