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把书当作多情的故人,每日与其朝夕相伴、愁苦与共,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吧。
我的成长历程充满着诗意一般的忧伤,但阻止不了我那已经高迈的脚步。因为岁月如潮,心与歌飞,书香作伴,催我奋进。沉浸于淡淡的墨香中领略精彩,是我一生的幸运。
当我年少无知时,它是温暖有爱的智者,开启我的智慧之门;当我历经物质匮乏时,它是我精神的食粮,使我忘却食不果腹的困扰;当我饱经沧桑时,它是忘忧草,使我忘却尘世的忧患。
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无论我多么渺小,于喧嚣的尘世中,若能置身书海,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少时家贫,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过多的物质享受,没有电视机、更没有当下众多可供消遣把玩的电子产品。除了玩跳绳,捉迷藏、捏泥人、老鹰抓小鸡、下河捉鱼网虾等不费钱的游戏外,几乎没什么娱乐。就连拿来玩的绳子也是小伙伴们一起动手用稻草编织而成的,总之,“好玩,不费钱”是硬性标准,是娱乐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
童年的记忆中,父母为了生计没日没夜的忙,他们似乎有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无暇顾及我和我的几个弟弟,任由我们姐弟几个野蛮生长。弟弟们也都淘气的很,与村中的小男孩们一起找乐子,满村子的跑,他们掏鸟窝、烤红薯、烤南瓜、抓虫子,野外游泳等,弟弟们的这些“户外活动”,都得敞开了玩,往疯里玩,适合野性十足的孩子玩耍,文静瘦弱的我一般不参与。
年少又尚有精力的我,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奈何家境清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正是写照。
所幸家里并不缺书,林林总总的书籍是家中最昂贵的装饰品。至今回想起来,与我而言,爱读书的性情或许是一种宿命,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的。否则,谁能相信,苦寒之家,竟然还能拥有如此珍贵的书籍。
一本本泛黄的书籍是家中最体面的摆件,是最值得炫耀的财富。后来我才知晓,我的曾祖父曾任乡长,在当时,算得上是个文化人。虽然我未曾与他谋面,但他的口碑极好,村中老人交口称赞他是个贴钱做事的清官。料想他老人家也是个极爱读书之人,他去世后,一生清贫的曾祖父,没有什么积蓄,只给爷爷留下了一大批的好书,这是曾祖父曾经特别珍视的财产。
读小学的初始阶段,尚看不懂各类书籍,那批书就闲置在家中的角角落落。爷爷是个睿智的老人,有意识地教我练书法,从教我写毛笔字开始,培养我对文学的兴趣,旨在把他通身的本领都传授给我。他写得一手好字,左邻右舍的春联几乎都是爷爷自己原创的,也是他自己掏钱购买材料,亲自动手写的,在那贫穷的小山村,爷爷也算得上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儿,他的书法多次荣获县级一等奖。
除了练书法,闲暇之余,爷爷便随手拿出一本泛黄的书,给我讲故事。那时的我,对爷爷甚是崇敬,觉得他肚子里满是学问。他居然能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能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热衷书法的爷爷,自然也是极爱读书的人。记忆中,他一辈子都不曾脱离书本,除了四大名著,他还爱看其他的一些古典书籍、历史故事、名人轶事。除了曾祖父留下的一些书籍,爷爷自己也常买书。真应了一句话“再贫也得买书,住处再窄也得藏书。”因此,家中的藏书经由爷爷购买填充,就更丰富了,全部书籍归爷爷保管。
难以想象,爷爷这样的一介贫民,却一辈子与书为友,直到去世前的几年,即一百岁左右(2014年去世,享年104岁),还对《三国演义》念念不忘,叫我和我弟弟们帮他找寻一本有注释的书,他的这份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
小学四年级起,我不需要爷爷的讲解,就能自己读书了,阅读量大增。从《古文观止》、《增广贤文》到《刀笔精华》、《三国演义》,再到各个朝代的正史、野史、名人轶事、三言二拍等等,家中的藏书大部分都是古典书籍。
到初中阶段,便把爷爷的藏书看了个遍。我除了课余时间看,有时因为过于沉迷,也曾在课堂上偷偷看,这样不分场合地阅读,终于导致被老师收缴了去的后果。年幼的我私下尚不会反省,倒是心疼那本被收缴了的书,期待老师能完璧归赵。多数老师都宽宏大量,不与我这个“小人”计较,适时拿回给我,并提醒我要认真听课。他们都知道,那个呆在教室角落的女孩是书痴一枚。
周末放牛时也顺带揣上一本书,找个树荫下沉迷书海,以至于日落西山之时,发现牛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为此,没少挨父母的痛骂,牛可是家中最重要的劳动力,丢了它可比丢了我或许还要着急。神奇的是,每次“走丢”的牛都会怜悯我,终会在一家人焦急万分时平安归来。
农忙抢收之余,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仍不忘拿一本书歪在床上看。如今想起来,都难以理解,精力竟然可以那么旺盛,都是兴致所然吧。
高中阶段,开始接触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世界名著。我自然是买不起书的人,借书阅读是最正常不过的渠道了,既然“窃书不算偷”,借书就多少显得有些光明磊落了,何况还有“书非借不能读也”之说。
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在那时废寝忘食读完的,每天沉浸在刀光剑影之中,好不惬意。琼瑶的言情小说也曾令我很痴迷,读到情深处忍不住泪水连连。
也有闹书荒的时候,眼巴巴地等候一本书的日子最是难熬。
我的同桌家境比较好,她的父母是双职工,羡慕她总有零花钱可以买书,她又独独爱买外国名著,每当她买回一本书,我便焦急地等她看完,等待她那本书的人可是排长龙的。我是同桌,自然得优先安排,我因受了这份优待,感到莫大的荣幸。但她却看得很慢很慢,毫不夸张的说,她阅读惜字如金,她总是说:书要一页一页地看,字要一个一个地品,要省着点看,哪能一下子看完呢,书那么金贵,花了大价钱下了血本的,得悠着点儿看……我那时只有干着急的份儿,不敢有半句怨言。
大学阶段,我在广州就读,我这个乡下妹子终于进入大城市了。师范大学的存书可多了,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当年据说在广州城的大学里头存书量排行是第三的,我无法去考证,总之,与我而言,满眼皆是书的日子,欣喜若狂,满满的幸福感。念叨着说,这个大学念得就是值当。
我大部分的时光,都投身到外国名著中去了,因为小学至高中阶段,我所念之书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的典籍名作,心中挺稀缺外国的作品。关于外国的一切,那时的我都爱看,终于有机会一饱眼福了。
以至于后来参加工作了,阅读的爱好一直延续,直到今天,不但喜爱阅读,还进而爱上了写文,尽管作品尚拙劣,但爱读书爱写作的初心不改。愉悦自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能力。
如今,对于热爱读书的我来说,在办公桌、床头,茶几、飘窗安置几本悦心的书籍,实在是一件充实又幸福的事。一书在手,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读,或反复品赏,都满腹余香,受益匪浅。
时光会打磨掉我身上的棱角,岁月会磨平我的意志与激情,时间会把我最终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单纯而执着的心会一直伴我走到生命的尽头。
书,饥饿可当食果腹,寒冷可当裘御寒,孤独可当琴瑟娱乐,那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
岁月如歌,书香作伴,生命不卑微,红尘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