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蟹

今天做饭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做了一顿小小的螃蟹宴。在小象超市下单买菜,虽然是在广州,但因为住处偏僻,连很多二三线城市都有的快捷业务,这里都没有,哪怕连共享单车都不在运营范围内,小象超市也不配送,所以要骑很远的电动车去拿菜。

之前从美食博主那学到的紫菜豆腐蒸螃蟹,今日终于得闲得兴,付诸行动。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当代很多人应该连鱼都没有亲自杀过,我也一样。我处理过的最大体积的活鲜,就是海虾,但我一般都用以白灼,只需一股脑地把虾倒进水里煮熟,根本谈不上什么处理。我尤其害怕这些带钳子的活鲜,所以我从来不做小龙虾。活螃蟹虽然一般都是捆起来的,但还是令我感到害怕,怕它万一挣脱束缚,难免短兵相接。今天买到的5只螃蟹,都只捆着两只大钳子,其余的脚并未缚起来,还可以十分生猛地爬来爬去,以至厨房里不时传出我的惨叫。幸好海蟹很干净,不需要费力刷洗,我小心翼翼地把其中三只螃蟹地放进锅里蒸上,刚松了一口气(甚至连姜都忘记放了),然后就要紧接着胆战心惊地处理另外两只。我心里一横两眼一黑地把它们从中间斩断,至此总算大功告成一半。

发现要用到的花椒没买,纠结了一会,心想算了吧,不要追求完美。可是准备下锅时,发现家里的食用油也用完了,这就不得不再出一趟门了,顺便买花椒。

锅里倒入花生油,油热放入姜片、花椒煸炒一会,再把螃蟹切面朝下竖起来煎,这样可以封住切面,锁住鲜味。煎了约30秒,此时姜片和花椒都微微焦了,赶紧沿锅壁淋入鱼露料酒。香料和酿造酱汁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闻起来就很好吃,是一贯喜欢清蒸水煮的我少有的的烹饪体验。我厨艺向来不精,但自认为对食物有一种天赋的直觉。比如这道菜谱,我第一次看到就很想尝试,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组合搭配:姜、花椒、鱼露、料酒、螃蟹。觉得甚妙,这些食材不仅从从属性上非常互补,从气味上也相辅相成。姜和螃蟹黄金搭档屡见不鲜,但是花椒和螃蟹cp实属少见,而花椒和姜同属温辛食材,花椒比生姜更热,可以更好地祛除螃蟹的寒性,两者搭配既和谐还能实现1+1>2的效用,加倍去腥增香。料酒和姜、花椒的作用相似,如果仅止于此,也不过平平无奇,妙就妙在还有一味鱼露。因为事物皆有两面性,前面几种香料虽然能帮助螃蟹去腥去寒,但去腥的同时也压制了螃蟹的鲜味。我觉得腥和鲜是一体同源的,需要极小心和高明的处理,才能在去腥的同时不过度破坏食材的鲜味。

生姜之所以能去腥去寒,是因为它的辛热,尤其是它的辛,是躁动的,是发散的。在中医里面,生姜是走表的,所以感染风寒的时候,喝姜茶是可以把寒气发散出去。中药一般鲜少用生姜,因为它的燥动、发散,气性不够稳定。尤其对于补虚的中药,都是使用炮制过的干姜,干姜更内守,走里,才能补进去,而生姜是外泄的,补不进去。但是中医养生不仅要看自身体质虚实,还要结合天地运势和四时变化。为什么夏吃姜?因为夏天是生长的季节,生长是向上的,是发散的。而人同属于天地万物,自然要根据气候节律休养生息。所以人在夏天的时候也要生长发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而姜就是夏天养长非常合宜的食材。

扯远了。说回鱼露之妙,鱼露是用鱼虾腌制提取的,风味十分咸鲜。鱼露可以很好地补充和增加被其他香料压制的海味和鲜味,君臣佐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的咸味又能代替食盐,给味于后续的豆腐和紫菜。把提前泡好拧干的紫菜铺在盘子里,叠上焯水后薄切的豆腐,再放上煎至半熟的螃蟹,连同锅里的姜片、花椒、料汁一起倒入盘子,上锅蒸熟,一道别具风味鲜上加鲜的紫菜豆腐蒸螃蟹就算做好了。螃蟹渗出的汤汁,被豆腐和紫菜吸收,毫不浪费。而豆腐紫菜又能更加突出螃蟹的鲜美。真是一道充满充满创意的菜。



一番大费周章,等吃上饭已经是过一点了。一边看甄嬛传,一边吃着螃蟹,居然吃了两个多小时,直吃到嘴唇都被螃蟹壳割疼了,此间累大于享受,疲惫大于满足。

又看了两集甄嬛传,已时至下午四点多。困劲也过了,但还是感到疲惫和空虚,决定还是先睡一觉再说。

这一天,貌似做了很多事,应该感到很充实不虚度,然而却并未如此。欲望和

的满足,却无法带来长久的安宁,还要背负“纵欲”之后的惩罚和痛苦,比如吃了很多螃蟹,又吃了柚子,胃隐隐地感到不适。

要过好这一生实非易事。听了很多道理,却不等于闻道。你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这些道理,却也未必能得到幸福。他们说要热爱生活,要生活得具体,所以我就认认真真为自己做一顿饭,看起来也有在好好吃饭,但是我却并未获得幸福和满足。同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实践起来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想说的是,世界上那么多道理,它们也许都对,但它们并不一定适合我。譬如,我就不适合这么费力地做饭,不适合一边吃饭一边追剧。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别人认为的美好生活并不适合我,普世的追求未必是我想要的人生。

他们都觉得我很瘦,劝我多吃点,觉得是为我好。却没有想过我肠胃虚弱,吃太多,要耗费我更多的能量去运化,让我更疲惫更虚弱。没有人能感同身受,每个人的认知都有限,自己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世界。所以我们都要捍卫好自己,不要由着别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来干涉我们“加害”我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