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熊毅老师写了篇文章叫《中秋节,不谈亲情只谈钱》,其中写到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他一辈子读过的全部经济学著作,他会毫不犹豫选择《老子》中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讲到街面上三家无差异的店,两家在春节休息,一家没有休息,没休息的店在来年几乎收获了所有生意,另外两家则失去了几乎所有生意。
写出了生意场上竞争的激烈性,你甚至在过春节都不能休息,也反映人们生活的不易。
去逛逛菜市场就知道,很多人常年无休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店。很多人的一辈子就是为了生存,而没有生活。
一个人的一生很可能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定下来了,一辈子受自己起点的约束,只能按部就班度过。
一个出身于北京的孩子,和一个出身在贵州山区的孩子,不可能拥有同样的人生,不排除例外,但现实环境的约束是牢固的,所发生的都是小概率的。
投胎是完全看天意的事,但这才是一个人一生的起点。
输了起点之后,生活中要取得成绩,不得不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仍然工作,期望把一手差牌能够打好一点。这正是每个努力生活的人每天所做的事。
努力必不可少,但时代的机会同样重要。中国这一轮房地产富了很多人,错过这次机会的人可能仍在贫困中挣扎。
运气也很重要。比如,你家正好拆迁,赔了几套房。
当然物质上的财富,除不可控因素之外,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是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这就看一个人对赚钱的认知及能力了。
物质上的富裕有很多影响因素,随机性很大,精神上的财富则更多地取决于自己。但在没有经济做基础的情况下,又有几人能够追求精神的富足呢?
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不幸很可能是随波逐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