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
【原文】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chóu]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何者?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
世之儒者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挽回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戏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间有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
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性成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
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呜呼!士生斯世,而尚何以求圣人之学乎?尚何以论圣人之学乎?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者,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呜呼,可悲也已!
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背景简介】
《王文成公全集·年谱》载:“四年乙酉,先生五十四岁,在越。九月,归姚省墓。答顾东桥。”不过,学者陈荣捷先生在《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一书中指出,《续刻传习录》中已收录此文,而年谱记载南大吉续刻时间是上一年的嘉靖三年甲申十月,因此怀疑或是续刻时间记录有误,或是该书“乙酉”年标注有误。
施邦曜在《阳明先生集要》一书中就此文有评曰:“此书前悉知行合一之论,广譬博说,旁引曲喻,不啻开云见月。后拔本塞源之论,阐明古今学术升降之因,真是将五藏八宝,悉倾以示人。读之,即昏愚亦恍然有觉。此正是先生万物一体之心,不禅详言以启后学也。当详玩勿忽。”
【译文】
如果拔本塞源之论不能倡明于天下的话,那么,天下那些学习圣人的人,将会感到日益繁复,日益艰难。他们甚至沦为了禽兽夷狄,还自以为学的是圣人学问。我的学说也会,虽暂明于一时,但终将难续,就犹如西边的冰刚刚融解,东边又有坚冰出现;前边的云雾刚刚散去,后边又早已是云雾腾腾。即使我喋喋不休地讲说,不惜危困以死,可最终对于拯救天下也没有分毫的作用。
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看待天下之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别。只要是有性命的,都如他的兄弟儿女一般,他没有不想去保全教养的,以遂其天地万物一体的心念。天下的人心,最初跟圣人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后来中间有个体私欲,被物欲所遮蔽,于是由广大变得狭小,从通达变得阻塞。人各有心,甚至到了父子、兄弟反目成仇的地步。圣人对此深感忧虑,于是推广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来教化天下,让每个人都能克除私心,去除障蔽,得以恢复他们心体中相同的义理。圣人教化天下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尧、舜、禹相授的心法:“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教化的办法就是舜命令契推行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大方面。唐尧、虞舜及夏、商、周的时代,教育者所教的唯有此,学习者所学的也唯有此,当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俗,安而行之的人被称为圣人,勉力而为的被称为贤人,而与此违背的,即使像丹朱这样聪明的人,也都称之为不肖之徒。下至街巷田野之间,从事农、工、商、贾的底层百姓,莫不是以此为学,并且把成就自己的德行当作要务。这是为何呢?因为当时的教育,没有见闻之杂,记诵之繁、文辞之滥、功利之逐,只让他们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忠信待友,以恢复他们心体中相同的义理。而这些都是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并非要借力于外,因而有谁做不到呢?
学校教育,就是为了成就人的德行。人的才能各不相同,有人擅长礼乐制度,有人擅长行政教化,有人擅长水利种植,需要依据他们所成就的德行,让他们在学校中进一步提升各自的才能。待到依照德行推举任职,就让他在这个职位上终身不变。作为领导者,只知道同心同德,让百姓安居乐业,只关注才能是否相称,而不以身份的高低来分轻重,不以工作的劳逸来分好坏。作为被任用的人,也只知同心同德,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自己的才能足以胜任,则终身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也不觉得辛劳,安于从事卑琐的工作,也不自以为卑贱。在那个时代,全天下的人高高兴兴、和和美美,相互之间亲如一家。那些才能偏下的人,就安于农、工、商、贾等事,勤奋工作,彼此互通有无,相生相养,而没有希高幕大的非分之想。而像皋、羹、稷、契一样才能优异的人,就出来当官任职,各效其能。
国事犹如家事,或是谋其衣食,或是互通有无,或是制造器物。众人齐心协力,以遂“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的心愿。当事者深恐有所怠慢,因而特别重视自己的职责。所以,后稷辛勤地教民耕种,并不因为自己不懂教化而感到羞耻,他把契擅长教化视同自己擅长教化:夔主掌音乐,并不因为自己不明礼仪而感到羞耻,他把伯夷通晓礼仪视同自己通晓礼仪。他们的内心纯粹光明,能够彻底地达到天下万物为一体之仁,因此,他们的精神流贯,志气通达,没有人我之分,物我之隔。这好比人的身体一般,目视、耳听、手持、足行这些功能,都是满足这个身体的需要。眼睛不会耻于没有听力,耳朵要听声音,眼睛也一定会去看:脚不会耻于不能持物,手要取物,脚也一定会向前。由于人身之中,元气充盈周流,血脉条达畅通,身体的痛痒呼吸,人都能精细感受,并且反应神速,真有不言而喻的妙处。圣人的学问之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容易学会,容易成就,主要在于恢复心体中相同的义理,而知识技能方面的事情并非需要论述。
自夏、商、周三代之后,王道渐渐衰微而霸术开始盛行。孔子、孟子离世之后,圣学不明而邪说横行。教者不以圣学为教,学者不以圣学为学。玩弄新术之徒,窃取某些与先王之道近似的东西,借助外在的技能以满足内在的私欲,天下之人意然还趋之若鹫,一心推崇,圣人之道终被埋没。天下之人,竞相仿效,日日热衷于富国强兵的技巧、相互倾诈的阴谋、攻城伐国的计策,追逐一切欺天罔人、求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名利禄之术,比如管仲、商鞅、苏秦、张仪这类人,多到难以数计。长此以往,相互争斗劫掠,祸乱无穷,人沦为禽兽夷狄,最终连霸术也都行不通了。
世上的儒者慨然悲伤,他们搜寻过去圣王的典章制度,在焚书的灰烬中拾掇修补,他们的用心,的确是想挽回先王之道。但是,圣学已远,霸术的流行,又已深入人心,即便是贤人智者,也难免受其影响,他们希望对圣学讲明修饰,以求弘扬光大,但其结果只是加固了霸者的藩篱,圣学的门墙难以得见。于是有了训诂之学,人们传讲它以获取名声;有了记诵之学,人们谈论它以显示博学;有了辞章之学,人们铺排夸张以求文辞华丽。诸如此类,沸沸扬扬,蜂拥而起,对峙天下,不知到底有多少家,就像万径千蹊,让人无所适从。世上的学者,如同进入了杂耍乐舞的表演场,各种嬉戏跳跃、争奇斗巧、逞美献媚的人,从四面八方竞相出现,让人前瞻后看,应接不暇,以至于头晕目眩,精神恍惚,日夜沉溺其中,就像病狂丧心之人,不知道自己的家业在何处。当时的君主也同样沉迷颠倒在这些学说当中,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讲什么。偶尔有人能发现那些学问空洞错谬,支离拘泥,虽然他们想卓然奋起,将学问落到实践之中,但是他们最终能抵达的,也不过是像春秋五霸一样,成就富强功利的霸业而已。
圣人之学日益不明,功利之习日益深重,其间,虽然也曾推崇过佛老之说,但佛家、道家的学说最终也没能战胜世人的功利之心。又有人曾经把群儒的思想折中取正,但群儒的思想最终也没能破除人们的功利之见。到了当今的时代,功利的瘤毒,已经浸透人的心髓,几千年来,已经积习成性。当今之人,在知识上互相夸耀、在权势上互相倾轧、在利益上互相争夺、在技能上互争高下、在声誉上互相夺取。那些为官的人,管钱粮的还想管军队和刑法;管礼乐的还想插手官吏的选拔。身为郡县长官,却期盼着省级的人事、财政和司法的高位;身为御史、谏议大夫,却眼望着宰相这一要职。所以,不用力做这样的事,就不能身兼负责此事的官职;不通晓这方面的知识,就不能谋求这方面的声誉。于是乎,记诵之广,正好用来长其傲;知识之多,正好方便行其恶;闻见之博,正好有助肆其辨;辞章之富,正好用来饰其伪。因此,皋、變、稷、契不能身兼的事情,而今初学小生都想通其学、究其术。他们的名义和旗号,都是在讲“我想要以此来完成天下人共同的事业”,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却是:如果不知道这些,就无法谋求私利,满足私欲。
呜呼!他们以如此的积习,以如此的心志,而又讲求如此的学术,无怪乎听到圣人之教,会视之为多余无用的东西,与之格格不入。因而,他们认为良知不足以穷尽天下之理,认为圣人之学是无用的学问,他们有这样的看法也是必然了。呜呼!士子生于这个时代,如何能求圣人之学?如何能论圣人之学?士子生在这个时代,想要修习圣学,不也太过劳苦繁难、太过局限艰险了吗?呜呼,真是可悲啊!
所幸的是,人心之中的天理,最终也不会泯灭,良知的光明,照彻万古犹如一日。听了我拔本塞源的主张,定会有人在心中恻然而悲,戚然而痛,于是愤然而起,激昂慷慨,犹如决堤的洪水,滚滚而泻,势不可挡!若非有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我又能寄望于谁呢?
【导读】
各位致良知教育研究院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答顾东桥书》。《答顾东桥书》这篇文章稍微长一些,同时也收录在《传习录》里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是《答顾东桥书》的一个节选,我们节选这一部分也可以单独成章。很多学者把这章叫拔本塞源论,那么这篇文章非常地重要,需要我们用心地去学习和领悟,因为它对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以及体悟致良知非常地重要。阳明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深刻地表达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我们今天其实是一样的,同时,我也感受到阳明先生那颗胸怀天下的心,那颗致力于让圣学昌明于天下,天下大同的那颗赤子之心。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的第一段,【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阳明先生提到拔本塞源,拔本塞源就是要从根本上杜绝不正的知见、不正之风,以达到这种正本清源的效果。如果不能够拔本塞源的话,那么天下所有学习圣贤学问的人,他不仅不会学到,而且还会越学越繁复、越艰难,甚至会沦为禽兽或者是蛮夷之人。阳明先生在这里还提到,如果我们不能够拔本塞源、正本清源,先生的学说也只是暂明于一时,但终将难以继续。他说就如同西边的冰刚刚溶解,东边的坚冰又出现,前面的云刚刚散去,后面的云又出来了。所以阳明先生在这里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而且不惜豁出性命,但是最终都难以成就天下。
在第一段里面,一个方面是告诉我们要真正地按照良知的告诉去做致其良知,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克除我们心上的私欲,如果我们不能够把不正之风从根上去杜绝,把不正之见从根上去驱除、正本清源的话,可能我们学了一点,然后又消耗一部分,刚刚学了,这个地方打扫干净了,那么那个地方的灰尘又多了,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没有用处、没有意思,可能最后就放弃了。实际上圣人之学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我们今天社会上很多人把它搞复杂了,成圣成贤简单说就是一句话,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我们不需要再拿着文字语言不断地去区分什么科目,讨论知识理论。
那么阳明先生说到【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先生说,圣人之心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这个万物一体,那我们就没有任何的分别心,我们内心时刻地都会保持着一份慈悲心。那样的话,我们就和圣人一样,去看待天下所有之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别,只要是有性命的,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就是我们的家人,你是我,我是你,我们是一家人,天下所有人都是一家人。这个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去保全大家的教养,无时无刻不以一颗慈悲之心去对待天地万物。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把我们内心的那个私欲去除了,把障碍我们良知启动的那些障蔽去除,恢复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那份天理。
先生说到圣人教化天下,主要的理念,就是尧舜禹相授的16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16个字就是我们学习圣贤文化的心法,当然这16字心法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今天在这里,我们不重复去讲。先生说教化的方法就是舜命令推行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其实是非常简单,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以此来教育,学习者按照这个方法来学习实践,那么人人都可以致得良知。
先生说【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那么,人人就没有不同的见解了,每个家庭的习俗都非常好,依照五伦和良知而行的人就是圣人,勉力而为的被称为贤人,但是与此违背的,像丹朱这样的聪明的人,那真的是不肖之徒。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上古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发现圣人之学是非常简单的,只是我们把它搞复杂了而已。
阳明先生在这里又提到【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就是学校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成就人的德行。我们都知道,现在可能更多的是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关于德行方面的会稍微弱一些,当然现在也在改进当中,所以当我们把焦点放在知识技能上的时候,并不是说不好,只是每一个人想掌握更多技能,掌握更多知识,初心是什么?就是到底为什么?而今天这个社会,大部分还是为了内心的私欲,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反而内心有很多的负累,掌握得越多,并没有让自己更轻松。
所以,在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我们需要把自己要做的那件事情要去做好,要做到极致,千万不要去贪求太多。就像华为的任正非任总曾经说过,就是磨豆腐的就磨好豆腐,卖豆腐就把豆腐卖好,这样的话,我们人人各司其职、敦伦尽分,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自己的岗位做好,不去羡慕别人。内心如果贪欲太多,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反而有可能一事无成。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德行上下工夫,这是一条百分百成功的路,厚德方可载物。我们以天理和良知的告诉来行,一切都是对的。
先生在这里还举了一个例子,特别形象,我们也要在这里认真地学习,先生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先生说,这个好比我们人的身体一样,目视耳听、手持足行这些功能,能够满足我们身体的所有需要。那么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但是眼睛不会说因为我没有耳朵听的能力而感到羞耻,耳朵是听声音的,也不会因为说我没有眼睛那样看的功能而感到羞耻,我们的脚也不会觉得我们不能够像手一样拿东西而感到羞耻。所以我们在这个社会当中做好自己的本分,不断地去追求极致,也许有很多我们没有能力去做,但是只要做好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那我们就贡献了我们自己应有的这份力量,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今天的人们提出工匠精神,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下足功夫,以工匠精神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全心全意,以利他之心为人民服务,把自己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就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千万不要贪多。
先生提到,自夏商周三代以后【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自夏商周三代以后,王道渐渐地衰落,而霸术开始盛行。孔子、孟子离世之后,圣学不明而邪说横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私欲,我们学习掌握各种技能,目的就是来满足内心的私欲。今天社会可以说是经历了私欲膨胀到了最最厉害的境界,有的人去赌博、去吸毒,一味地享乐、奢靡之风、形式主义,这一切都是来满足自己私欲的,甚至有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完全沉浸在私欲当中,成为私欲的奴隶了。甚至今天有的人,还有一部分人窃取了某些与圣学相近的一些这种道理,然后变成术来满足自己私欲,竟然很多人都趋之若鹜、一心推崇。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他的根是满足人们的私欲的,所以先生说【世之儒者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挽回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
先生在这一段里提到,当年的世儒非常地慨然悲伤,就是非常可悲,他们是不断地去搜寻过去圣王的典章制度,也的确是想挽回圣贤之学,然而霸术横行深入人心,即便是贤人智者,也难免受其影响。先生说,有的训诂之学,只不过是为了讲传获取名声;有的记诵之学只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有的词章之学也只不过是以夸张的文词,来炫耀自己,诸如此类,可以说是沸沸扬扬,蜂拥而起,不知道有多少家,就像万径千蹊,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今天也的确是如此,我们看到今天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学说,纷纷杂杂,我也曾经不断地去求索,而越学反而越觉得内心不静,越是找不到那个真正的道,最后我在阳明心学这里找到了那条道,那条道非常简单,就是致良知。
今天社会上的各种课程、各种学说,可以说是众说纷纭,阳明先生说,我们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杂耍任物的表演场,那么各种嬉戏跳跃、争奇斗巧,从四面八方竞相出现,让人前瞻后看,应接不暇,以至于头晕目眩,精神恍惚,日夜沉溺其中,最后丧心病狂了。
今天我们真的需要找到我们内心的那个家了,要让心安下来,这个心灵的家园在哪里,就是致良知,就是阳明心学。我真的希望致良知教育研究院能够成为大家内心光明,带给大家内心光明与温暖的那个家园,包括现在各地组织发起的良知学堂,希望能够成为每一个人带给大家内心温暖与光明的那个家园。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的时候已经告诉我们“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不要再去向外求了。今天我们不需要在用那些虚伪来包装自己,真正要做的是在我们的心上下工夫。否则,我们刚刚致得一点良知,又会被我们那些私欲给遮蔽掉,我们刚刚有一点点觉知,又会因为我们的放纵而让自己陷入到一个新的私欲当中。
先生说,圣人之学日益不明,功利之心日益深重,真的是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看到这种功利心给我们造成的这种伤害。今天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但仍然很难去戒除人内心的私欲和功利之心。因为很多人觉得学习圣贤文化好像觉得没有什么用,不如我们去努力花点功夫赚点钱。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成圣成贤这样的志向,反而把赚钱、自私当作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那么,怎么可能真正地致其良知,走上这条成圣成贤的光明大道呢?
所以说到这里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阳明先生那颗心,那颗着急的心,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大声地疾呼,他说【呜呼!士生斯世,而尚何以求圣人之学乎?尚何以论圣人之学乎?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者,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呜呼,可悲也已!】
先生说,所有这些学生生在这个时代,就是真正地求得圣贤学问的这些人,如何能够求圣人之学,如何能够论圣人之学,这些士子们生在这个时代,要想修习圣学,真的是太难了。这样的话,这个现象真的是非常可悲。先生最后大声了疾呼。同样今天我们学习圣贤学问,也会受到身边人的误解甚至诋毁,甚至会觉得真的在做一些没用的事情,真的有的时候也是非常可悲。
但是先生说【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最后先生说,所幸天理在人心不可泯灭,而良知之明如万古一日,天理自在人心,人人都有,人人内心皆有良知,良知的光明会照彻万古,犹如太阳一出魍魉全消,所以希望大家听了我的这个主张,能够愤然而起,激昂慷慨,发起势不可挡之心,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希望天下的豪杰之士行动起来。先生说“吾谁与望乎”,意思是我还能够寄希望于谁呢?意思就是只能寄希望于大家了。
通过这一篇《答顾东桥书》,我能够感受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我们学习致良知的过程中,真的需要拔本塞源,就是拔掉私欲的那个树根,塞住私欲的源头,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见,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
第二个,真的要去用心体悟天下万物一体的这颗心,当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天地万物一体的时候,你是我,我是你,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就没有分别了,也没有执着,就会在自己那个岗位上做好,这就是解决世界所有问题的根本之道,这样的话,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一份贡献。
另外,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虽然看到今天这个社会私欲横行,各种学说纷纷扰扰,但是良知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从来都没有失去过,希望我们通过践行和学习,通过我们不断地去分享和传播,让更多人心里面这颗良知的种子发芽,启动内心的良知,未来这颗良知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走上这条成圣的光明大道。
再一点,就是我感受到阳明先生的良苦用心,我们唯有继续坚定地、精进地去学习和践行阳明心学,才能不辜负先生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身边多一位致良知的中国人。
今天我们就导读到这里,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指引,感恩所有志愿者的担当与付出,感恩同学们的用心聆听,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