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管理:理想路线图

      如何发挥时间的最大价值?如何可以让人生“少走弯路”,多走“直路直路”?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问题是,“人生的两个点在哪里?”“从当下这个点到哪个终点?”“终点是什么?”

      其实,生命管理的终点,并不是简单的生命的完结,而是“我们的人生追求”“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者“我们想成为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人生想走的路”然后再用每日的思维导图计划,将人生路上无数小终点理顺和细化。这样就最终形成属于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理想线路图”。

人生核心目标图

人生核心目标图

      第一步,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可以是我们自己的头像。然后画出六个主干,分别是:“80岁”“50岁”“40岁”“35岁”“一年后”“半年后”。六大主干可以根据绘图者的具体年龄进行微调。

      核心理念是:从年长往回推算,时间间隔先疏后密。最后两个主干“一年后”“半年后”则可不需要调整。

      第二步,每个主干画三个分支:“第一目标”“第二目标”“第三目标”,并写上想到的目标关键词。

      第三步,根据目标关键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和探索,最终写出自己当下想到的、实现目标的所有关键步骤和对应时间节点。

平衡人生要素图

平衡人生要素图

画中心图

      纸张横放。绘制中心图,并写上当下的年龄和日期。

画四个主干

      根据倒序的方式整理时间分支。可以是“30年后”“10年后”“5年后”“1年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需求调整。

      原则是从远到近,先疏后密。

      接着,每个分支可以细分五项:“工作目标”“家庭目标”“个人学习成长目标”“家庭财务目标”和“休闲娱乐目标”。这样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

提示

      细分项是可以调整的。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维度理解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也可以增加自己认为重要的分项,比如“公益目标”“健身目标”等。

      排列细分项的顺序是很个性化的决定过程。根据自己认为的重要性,将细分项进行重要性排序。

小结

30分钟完成,30天思考

        我们可以花30分钟完成初稿,然后再花30天左右的时间不断思考和修正,最终得到我们当下生命阶段的理想路线图。这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战略眼光,实现平衡人生。

启动持续的导航

      绘制“理想路线图”的过程,可以给予自己一个启动思考的契机。然后会在这几个问题上越来越清晰:“我到底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是重要的”“我要怎么朝着我的理想人生迈进?”

定期调整

      随着自身的成长,我们对人生的规划也会变化。所以,每过5年左右,在我们认为需要调整的时候,可重新做一次规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