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篇文章的奥秘(爱写班7月31日)

(7月31日,全文总计:1900字)

       

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奥秘。

一、立足乡土,深耕课堂,守望学生

上午《师道》李淳主编做了《抟土成器,乡村教师如何写作》的讲座。她以一位主编的专业眼光,以刊发过的一些文章为例,向老师们阐述如何拉坯成器,写出具有乡村气息鲜活的好文章。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讲述:

一、所立者:乡土。

二、所精者:课堂。

三、所望者:学生。

四、所澄者:文心

李主编认为乡村教师应立足于乡土,开展乡土田园课程的研究。这些课程包括自然、节令、农耕,历史、宗祠、礼俗,饮食、民艺、新风等。找到乡村孩子适切的主题,就找到了写作的路径。她提出乡村教师文章不仅有田园牧歌式的表达,还应该有对乡土的忧思。

我很认同,每一位教师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挖掘“手边”的课程资源,深耕我们的课堂。

李主编提到教师要守望学生,心中要有学生。她讲到一个例子,很多老师上课都要求学生要大声发言,可就没有想到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大声或者没办法大声。作为老师要有包容学生不想大声回答,甚至学生的沉默的学习样态,而更多去培养学生如何去倾听。

课堂要求学生大声发言以及举手发言,这看上去很寻常的事情,几乎不会引起老师的关注。我们总是认为学生上课一定要大声发言,一定要举手发言。那是因为我们是大班型教学。大声发言和举手发言就是为了让教学有秩序。甚至是为了更好的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

但是作为学生的个体而言,有的学生就是比较沉默,不爱发言,或者声音很小,硬要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大声发言,举手发言,一定就是好的教育吗?我们的眼中是不是只有课,而没有具体的学生呢?

假使我们的老师能够很好的思考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去关注这些学生,去思考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是很安全,很舒展。那么这不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吗?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就是讲有的孩子不喜欢当众被表扬,私底下表扬让他更自在。你当众表扬他了,他感觉更不舒服,反而在下一次不会再做被你表扬的事。这样的一些观点往往会突破我们老师的认知。也在警示着我们不要用惯常思维去对待每个学生。我们眼中要有每一个具象化的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用自己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

二、找准选题,聚焦实践,解决困惑

在今天的小组论坛中,讨论主题是写作的困惑与解决的方案。

实际上我的写作困惑还挺多的。

1.无法写出高水平的专业论文。

2.写作比较随意,无法聚焦,不成系列。即使想写系列文章,实践支撑也不够。

3.写作费力耗神,长期久坐身体吃不消。

李主编今天讲到“文字是为教育保留一份过程性思考。”“我们要过的是字迹生命,不要成为日常生活的失踪者。”她引用朱光潜的话“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来鼓励大家每天都进行记录。就像张文质在点评中说道:我们要活成自己的作品。

联系昨天李晓霞院长说到一段她作为转学生暗黑的经历。

今天在小组发言的时,我就针对自己的第二点困惑,来谈一谈自己准备如何去解决“写作比较随意,无法聚焦,不成系列。即使想写系列文章,实践支撑也不够”这一问题。

我的办公室是面向全体师生开放的校长聊天室,我的公众号为“包包老师聊天室”。我聊天的对象是学生,老师和家长。我希望通过聊天来解决他们的困惑,帮助师生的成长。

以往与学生的聊天过程中,他们把我当做最安全的倾诉者,让我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一些秘密。而我也尽最大的力量去为他们排忧解难。

今天在坐车的时候,我特别请教了心理咨询教师的杨思。想借鉴她的工作经验来更好开展新学期我的聊天工作。杨老师也给我很多的建议。

在新的学期,我想把聊天当作更重要的事,有更清晰的规划,更专业的介入,更具体的记录。这样的记录是不是有很有意义呢?

我想如果作为一篇书名就叫《校长的聊天室》。里面分为三个部分,我与学生的聊天,我与教师的聊天,我与家长的聊天。从每一个聊天的对象,聊天的内容去揭示聊天背后的教育观点,思考教育的困惑,这应该也是很好的一个主题。

聚焦这个主题,我只要不停地找师生聊天,并能提炼聊天背后的意义进行思考与写作。那我第二个写作困惑不就解决了吗?

后记:

两天两夜的久坐学习,让我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腰酸背痛,头晕脑胀,膝盖发麻…各种症状不断袭来。所以,晚上的分享我主动上台,主要是想站起来走走,也想亮亮相,以免被主持人点名。

晚上回酒店就躺下动不了。不过,我担心自己这种疲惫让先生再次阻止我有过多的想法。我就躺在床上用手机记录下今天的学习心得。对今天的课程,写好一篇文章的奥秘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今天就到这里吧!

这实际上也是我的第三个困惑:写作费力耗神,长期久坐身体吃不消。想起昨天张老师提出的一个灵魂拷问:写作排在第几位?我应该是把身体健康排第一位,写作排在第二位。

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活着,快快乐乐写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