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5+2”,“双减”促成长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案例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杨晓玲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双减”政策,学校将课后服务作为“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精心构建“作业辅导+班本特色课程+校精品活动”的延时服务模式。
本学期初,学校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大力宣传宣传课后托管服务的相关文件精神、政策依据、托管原则、托管办法、服务费用等系列问题,引导家长明白什么是课后延时服务,积极参与课后延时服务。
一、据校情,定方案。
学校创办于2018年 9 月,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580余人,72名专任教师。学校将“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目标,秉承“一生一世界, 一步一天地。”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快乐学生、幸福教师、精彩校园”,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品牌学校。学校自创办以来,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独具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悦读、悦动、悦唱”,让全校师生浸润在充满书声、歌声、欢乐声的书香校园里愉悦工作、快乐学习。
结合本校教师情况,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专业、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特长与技能,我校鼓励每一位教师教学安排是“1+X”( 1门主教+选教学科),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专业技能。各班充分的利用课后托管时间,每周一、三、五是对学生作业辅导,周二和周四是班本特色课程,根据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本学期暂时开设一个校精品活动——足球班。学校还充分利用周末依托乐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校精品特色活动:合唱、围棋、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英语口语、美术、舞蹈、编程、篮球、足球、武术等特色兴趣课程。
由于托管课程是全校全面覆盖,为有效和能有延续性开展课后托管服务,让各班老师既能做好课后托管服务又能很好的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学校围绕从“悦读”“悦动”“悦唱”等三方面展开建构,根据各班级教师自身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能力,由各班级正副班主任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班级所需制定好班级特色文化,并开设班本特色课程。
二、创特色,促成长。
“悦读”特色课程活动有:经典诵读、课外阅读、古诗词积累、书法、小小写作家、英语口语等课程。阅读课程提升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学校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激发情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注重感悟,开发思维,享受阅读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能力。
“悦动”特色课程活动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剪纸、武术、手工、益智活动、编程等课程。其中益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和动手实践操作中,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新知。“悦动”中的各种活动,有既需要激烈竞争,又需要团结协作,让孩子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会得到磨练,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生的思维、观察、判断、反应等能力的要求较高。“悦动”课后服务课程满足了学生好动乐玩心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悦唱”特色课程活动有:独唱、班级合唱、音乐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审美情趣,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音乐艺术对培养和丰富人的高尚情操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优服务,育人才。
学校是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五育并举”是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与发展趋势。各兴趣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学校通过借助“双减”,依托“5+2”课后托管积极做好校园特色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艺术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美的环境和氛围中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健康成长。
多姿多彩的课后托管,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又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今后,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还将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挖掘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活动,真正在“双减”政策中减负不减质,不断完善和丰富托管服务内容,确保课后服务高质量。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12月2日
作者:杨晓玲
学校: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自我勉励:多阅读,勤写作,借时光之笔,给生命留痕!
下周自己的重要工作:
1.景德镇市市级课题答辩准备。(稿件和课件)
2.下周末乐平市新教师培训工作。
3.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写作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