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析]:“远交近攻”在许多古代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例如在《战国策·秦策三》和《史记》的《范睢·蔡泽列传》中写道:“灭六国,统一天下,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这是当范睢听到秦相魏冉主张越过韩国和魏国,而去征讨齐国时向秦王陈述利弊提出的建议。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中也有同样的论述:“秦用范睢远交近攻之策,先灭韩、次灭魏、次灭楚、次灭燕、次灭代,乃灭齐。”
从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当面对远、近两类敌人时,我们首先应防范和攻击那些离我们较近的敌人。因为,他们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一旦有变就会对我们形成最直接的,突如其来的威胁,往往会令我们措手不及,来不及从容应对。所以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首先解决这些肘腋之患。相反,如果我们先去攻打“远敌”,那就会因征程遥远而使时间和战线拉得过长,进而使得粮草接济困难,前后方难以互相呼应,一旦萧墙有祸也难以回撤救援。另外,兵力疲惫、国力耗竭也是不可避免的。而敌人却能有充足的时间来以逸待劳,来准备迎击来犯之敌。正如《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所说的那样:“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试想,如果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能到达战场,别说打什么胜仗,就是三军将领也很有可能会被束手就擒。所以古人总结道:“兵不贵远,远则势疏。”(《投笔肤谈·家计》)当然,所谓“远交”也并非是长久之交,因为“远敌”归根到底他也是敌人,与其交好只是一个权衡全局的权宜之策。一旦“近敌”被消灭,我们的势力范围得以扩展,那么“远敌”就会逐渐地转变为“近敌”,就会成为我们新的攻击对象。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攻伐交……。”而“远交近攻”正是属于“伐交”的计策。从狭义上讲,可以敌人距我之远近来确定是“交”还是“攻”。但从广义上讲,就不应仅仅局限于距离的远近,还应包括更广泛的内涵。可根据敌我实力的对比,不同的敌人对我们威胁的大小缓急,各方之间利益权衡来确定“攻”或“交”的对象,以此来牵制强敌,来随时调整平衡整个战局,使自己从中得利。例如,如果有一个比较强大的敌人时时想消灭我们,尽管他距我们较远,但也应把他视为防御,攻击的重点。并且可以利用彼此共同的利益来交好、联合其他较为弱小的,有同样处境的势力,进而达到对抗强敌,均衡力量差距的目的,并以此来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得发展壮大的时间和空间。
[三国计例]:
联吴抗魏 蜀之生存大计
关公兵败 只因轻视近敌
“联吴抗魏”是孔明为刘备谋划的一个既定方针,它是关系到刘备的霸业能不能顺利进行的战略大计。这一是因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二是因为,孙权并不像曹操那样气吞山河,志统天下,他只是想凭险而割据,割据而偏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曹操已是“拥有百万之众,并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孙、刘两家,相对来讲还比较势单力弱,都难以与曹操单独抗衡。所以,要想能集中力量对付曹操,刘备只能与孙权联合。正如孔明在《隆中对》中所说的那样:“此(指东吴)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另外,孙、刘相距较近,一旦反目为仇,其威胁会比曹操更直接,更严重。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们从关公大意失荆州,兵败走麦城的教训中就能得到深刻的启示。
在刘备进军西川的途中,军师庞统不幸中箭身亡。为了不使进川计划半途而废,留守荆州的孔明决定去接替庞统,辅佐刘备继续西进。临行前,孔明把关羽叫到身旁,叮嘱道:“荆州乃重地,干系非轻。”说着将印授交给了关羽,又问道:“倘曹操引兵来到,该如何对付他?”关羽答道:“死战以拒之。”孔明又问:“若曹操、孙权一起来攻,又如之奈何?”关羽答道:“分兵拒之。”孔明急忙说道:“那样一来,荆州就危险了!我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荆州无忧,即‘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听后说道:“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孔明之意并不是让关羽不重视,不戒备东吴。正是因为东吴对荆州的威胁也是很大,所以才与其和好。但关羽根本不把东吴--这个“近敌”放在眼里,不仅拒绝东吴的示好,还对东吴不加以防备。
就在刘备夺取了西川之后,曹操欲与孙权联合伐蜀。孙权犹豫不决,最后决定用与关公联姻的方法试探关公。若关公同意,就联手抗曹,若不允,就联曹伐蜀。当吴使将此意告知关公时,关公竟以:“我虎女安能嫁给东吴的犬子。”而回绝了。最后弄得孙权恼羞成怒,决定与魏为友,与蜀为敌。他先是用话言巧语骗走关公,然后再派吕蒙悄悄渡江偷袭荆州,并一举占领了公安、南郡。使得关公无粮可济,无兵可援,进退两难。最后,不得不败走麦城,被害与吴军之手。
因此,《三国演义》的大评家李贽在评论此事时曾说关公:“只知拒曹,不知和吴。”关公所以不知与东吴联合,是因为他对东吴--这个只有一江之隔的“近敌”对荆州的威胁认识不够。殊不知,正因为之愈“近”,其危害才能来得愈突然,愈直接,愈令人防不胜防,才能一夜之间就让关羽丢了荆州,这个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使刘备的霸业蒙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是攻是交 要看实力转变
谁战谁和 全凭时局发展
如前所述,“远交近攻”实属“伐交”之策。作为战时外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地理位置的远近,或是根据对己威胁的轻重缓急,或是根据各自利益的变化来划分敌友,来确定是交是攻,是战是和。
就拿东吴来说吧,当孙权还势单力孤,兵微将寡时,靠自己是难以抵挡曹操的百万雄兵的。所以他就和刘备结盟,齐心协力共同抗拒曹军的侵犯。最后,在赤壁将曹军烧得一败涂地,不仅将曹操赶回了中原,还大伤了曹军的元气。然而,在来自曹操的威胁得到暂时的缓解后,东吴与刘备之间的“荆州之争”就成为了主要矛盾。为了更快地要回荆州诸郡,孙权又和曹操化敌为友,两家密谋联合共害关公。孙权曾派使者与曹操约定:“吴兵将袭荆州,求曹军夹攻云长。”此后,刘备为报杀弟之仇,亲领七十万大军前来伐吴。孙权为解东吴的灭顶之灾,竟然对当时的魏帝曹丕俯首称臣,以求得到魏军的救援。
再如魏,虽然曹军在赤壁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曹操也一直想报此仇。但当关羽掠城夺郡,势如破竹,不仅杀了庞德、擒了于禁,还将樊城围的铁桶一般时,曹操就不得不派使去东吴,并“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成之后,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然而,当东吴被刘备的复仇之兵杀得节节败退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又乘虚而入,起三路大军去攻东吴,想趁火打劫捞取好处。没想到东吴又反败为胜,刘备被东吴的陆逊火烧了连营,溃不成军,最后就连刘备也死在了白帝城。曹丕一看东吴势盛,蜀渐势危,便又调整策略,遣使与东吴道歉议和,并与东吴一起从五路进攻西川。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根据各方实力的转变以及整个时局的发展,随时变换敌友和攻交的对象,才能做到随机应变,使自己成为既得利益者,最终达到减少损失,保存实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壮大的目的。
分而治之 避免树敌太多
平蛮伐魏 才是重要紧迫
虽然“外结孙权”的战略大计,孔明早在《隆中对》里就已经阐述得一清二楚。但是,一直等到了刘备、关羽死后,这个策略才得以完全彻底地贯彻执行。在孔明分别用计退了魏国的五路进犯之军后,孔明就马上不失时机地派谋士邓芝前往东吴议和。邓芝到了东吴后,对孙权说道:“大王乃命世之英豪,孔明亦是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吴蜀联合,共为唇齿,则进可兼吞天下,退可鼎足而立。”孙权听后大喜道:“若吴蜀同心灭魏,得天下太平,二主分治,岂不亦乐乎?”邓芝答道:“如灭魏之后,并不知天命所归何人,那就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则战争可休矣!”孙权遂即决定与西蜀从此通好,不再交战。
那孔明真的要和东吴永远和好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孔明基于当时的“主要敌人在魏”的考虑,而采取的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树敌太多,太集中,能除去后顾之忧。二来也可以使自己能集中全力先平定南蛮,然后再去伐魏,一步步地完成匡扶汉室的历史重任。正如孔明在向后主刘禅汇报与吴通好的情况时所说的那样:“若吴通和,魏必不敢加兵于蜀矣。吴、魏宁靖,我当征南,平定蛮方,然后图魏。魏灭则东吴也不能久存,这样便可复一统天下之大业也!”
后来的事实也正如孔明所料,在孔明七擒七纵孟获和六次出兵伐魏期间,东吴不仅没有乘机骚扰进犯蜀国,还多少对孔明做出了一些呼应和帮助,从而能使孔明可以集中精力和兵力去平南伐魏。
[注释]:
1.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隔。在此意为,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和阻隔。
2.利从近取,害以远隔:意为,先攻取近敌是有利的,而攻击远隔之敌往往是有危险的。
3.上泽下火:语出《易经·睽》卦:“上泽下火,睽,君子以同而异。”在此意为,火焰上扬,水往低流。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或“攻”或“交”的对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