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事2024年书单之最中了解到的一本书,用了五个小时读完。就如推荐序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跟智者对话。本书中以师友对话的形式对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进行讨论研究,文本形式新颖,我们似乎就是那个青年,慢慢接触到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
对本书中一些观点进行梳理。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不是决定论,是目的论。
1.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主张决定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2.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3.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4.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自卑感是某个状态,可以改变的状态。而与自卑情结不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1. 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2. 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事情先做起来,再完美!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是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1.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2.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3.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真正的爱不应该是被束缚的,应该各自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情况下给予对方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可以随时链接,也可以随时松绑。
4. 目前,在孩子教育上,经常采用赏罚式教育,导致孩子们认为“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长久以来,有可能会导致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那这时候,要开始学会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从而避免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导致的一切人际关系矛盾,不要操心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在孩子教育上,不是放任不管,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5. 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
6.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7. 自卑是太在意别人的认可,实则是太自私了,只有自己。每个人都应该端正自己的位置,是自己的中心,而不是世界的中心。
8.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横向关系是”虽不同但平等“,纵向关系是”上下级“。表扬是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而感谢,可以让对方主观上能够认为“我对别人有用”,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是幸福即贡献感。
1.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2. 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3.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4.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5.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6. 人生不是一条线,是很多连续的小点连城的线,每个小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要活在当下!
看完本来想做一个思维导图,将书中的观点连贯起来。但是发现书中的逻辑比较混乱,五个夜晚的谈话内容是交叉贯通的。
也有一些观点我无法接受:例如,“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似乎把每一个自称无法改变的人心理活动都剖析成这种逃避、找借口的懦弱人类。又例如,书中说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我感觉把一个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的观点丑化了,智者也不会用诋毁对方来显示出自己的高明。
欣然接受和未来可以付诸行动改变自己的观点,已经总结如上了。总结为:客观世界无法改变,要富有勇气改变主观态度,悦纳自己,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课题分离,轻松关系。不活在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